可不管如何,怀宁亲王眼下是自己的大敌。
而且是隐藏极深的那种,绝对不会正面与自己交锋,这种大敌才是最为可怕的。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一点,怪就怪在大魏现在衰败,什么事都有,要换做盛世,估计怀平郡王等不到自己来杀,女帝早就杀了。
没有任何皇帝会容忍这种郡王存在。
“兴亡皆百姓啊。”
许清宵摇了摇头,想再多,其根本问题还是在百姓身上。
“水车之事,再等数月,应该有些结果,就希望接下来不要有什么麻烦了,国富民强才是王道啊。”
许清宵心中自语。
也就是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三天过去了。
许清宵被扣押在大牢之中三天。
各地藩王不断叫嚣,各种奏章辱骂许清宵,更是扬言一定要杀许清宵,否则难以平怒。
这一日。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接连上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
“淮南郡,十二府地,有千万百姓,为许清宵请愿,十二卷万民书已送至京都。”
这是刑部的官员。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河宁郡,九府之地,八百万百姓为许清宵请愿,八卷万民书也已送至京都。”
这是户部的官员。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一道道声音响起。
朝堂当中,六部官员纷纷开口,这三日来,大魏百姓为许清宵请愿闹得沸沸扬扬,一卷又一卷万民书送来京都。
皆然是希望陛下开恩,饶恕许清宵。
有人细算过,截至目前为止,一共有一百四十五卷万民书,还有部分正在路上。
可以说,许清宵赢得了大魏百姓之爱戴,否则也不会闹得天下皆知。
待众臣启奏完毕。
陈正儒出声了。
“陛下,臣认为,许清宵夺权之罪,的确为大罪,可怀平郡王打伤刑部尚书在先,许清宵也是一时愤怒,再者也为破案。”
“所以臣觉得,此事,让许清宵将功抵过,平丘府赈灾案之功,抵夺权之过,再罚许清宵禁足痛改前非,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陈正儒出声,提出解决方案。
“藩王那边如何解释?”
女帝开口,平静问道。
“将万民书送至各地藩王面前,民意大于天,相信诸位藩王也会明白。”
陈正儒给予回答。
藩王弹劾许清宵,这的确不好处理。
可这万民书恰好可以利用上,万民书送去,若是藩王继续叫嚣,那就是与百姓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