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似锦就做的特别丰盛。
夫妻俩正坐在屋前吃饭,夏老汉来了。
两人都神情古怪的看着他,两家关系都快水火不容了,夏老汉居然还好意思跑来。
夏老汉对良笙道:“好歹我是你爹,我来了,你也不说招呼我坐。”
良笙直接问:“有事吗?”
夏老汉只得自己拖了一张凳子坐下,语重心长道:“过几天就是红梅的大喜日子,你们也是知道的,她嫁的是史家……”
良笙当即就怼了回去:“那又怎样?我们又不巴结史家!”
夏老汉被噎了一下,然后道:“你说你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怎么就这么不会为人处事?你这样很吃亏的。”
良笙冷冷道:“吃亏也是我的事,跟你有关系吗?”
夏老汉道:“再怎么说你是我儿子。”
良笙不齿道:“现在就想起我是你儿子来了?当初可是把我夫妻当要饭的!”
夏老汉见良笙油盐不进,只得铁青着脸走了。
吃完饭,夫妻俩商量家事。
现在在县城不仅要开卤菜铺子,还要开豆腐作坊,至少得调四个人过去。
两个卖卤菜的,两个磨豆腐的。
磨豆腐的好解决,从现有豆腐作坊分两个过去就行了。
他们家只供应齐掌柜、易掌柜和邓掌柜三家的豆制品。
其中给邓掌柜的供贺量顶得上齐、易两家合起来的供货量。
所以拨两个磨豆腐的下人过去其实是化整为零而已,四个人的工作量并没有变。
倒是卤菜铺子有点难办,光调青山一个人过去肯定不行,但是调多了,荷花镇的卤菜铺子剩下的伙计就应付不来了。
良笙见似锦烦恼的不行,道:“这个很好解决,再买十个下人回来,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似锦其实不想再买奴才了。
因为奴才买回来就得操心他的吃穿,不像长工,发了月钱什么都不用管,可是奴才真的比长工可靠。
奴才的卖身契在她夫妻二人手里,轻易不敢背主。
似锦点头:“那就再买十个奴才回来吧,把荷花镇卤菜铺的伙计分两个去县城的新铺子。
再把买来的奴才两个卤菜铺各分两个,就是老带新了,既不会掉链子,人手人也充裕。
然后把卤菜作坊的伙计也调一个去县城,两边也各配一个新手,两个作坊也保证了两个人手,不过还剩余四个怎么安排?”
良笙道:“带到县城打杂,等以后你再开铺子,他们就都用的上了。”
第二天,似锦花了一个上午教会了青山给豆浆点浆,下午就带他和另一个卖卤菜的下人先去了县城。
让他负责买石磨、买柜台……为后面大队人马的到来安置好一切,也为卤菜铺的开张做准备。
似锦只给了他两天的时间准备,就是想锻炼他的能力。
青山不负所望,两天之后,似锦前去检查,见他样样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且已经把定做的招牌给挂上了,心里十分满意。
似锦调配好了卤水,又叮嘱了青山一番就回去了。
虽然她还没研究出类似十三香那样的卤料包,但是有制冰技术。
可以把卤料熬成浓汤,然后冰冻,再送到县城来,也还算方便。
一大早就往县城赶,回去的路上,似锦在车辆的摇晃中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