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朝堂上的文官集团,能看出来,却不说,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什么宁远大捷、宁捷大捷去吹捧辽西明军。
可不管怎样,毛文龙也要借此机会展示东江军的牵制作用。
皇太极不是亲征察哈尔部吗,东江军占据金州,正好有充分的理由。
不仅仅是收复失地,也不光是夺取土地以解决粮食问题,还有牵制建虏的重大作用。而这,恐怕才是朝廷在意的。
奏疏写完,毛文龙才收起笔,抬头看着陈继盛,微笑着说道“本帅上奏朝廷,皇太极要抢传国玉玺。你说,朝廷会有何反应”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应该会援助虎墩兔吧。毕竟,两家是在共抗建虏。”
毛文龙不敢确定,实在是对新皇帝的脾气禀性、思维方式不够了解,也只是随口一问。
陈继盛拱手道“本部这边能尽快出动的人马在一万五千左右,不知大帅是否全部带上如果再等些时日,兵力会更多。”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全部出动吧,此战关系匪小,影响到东江镇的发展和存亡。一万五千人马,已经足以收复金州。”
新皇帝不够太了解,但冷血无情却已经表现出来。
粮饷断绝到现在,如果没有郭大靖的筹措,没有孙国桢的帮助,东江镇恐怕已经象历史上那样饿殍遍地,一片凄惨了。
本部一万五千,诸岛联军一万两千,加在一起是两万七,已经是东江镇全部额兵的三分之二。
现在还值冬季,皮岛、云从也要防备建虏蹈冰来袭。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却不可不防。
陈继盛点了点头,说道“建虏便是两旗来攻,如此兵力也能够抵挡了。”
与郭大靖的分析判断差不多,毛文龙和陈继盛也认为建虏最多就能出动两旗兵力,甚至是一旗。
按照当时八旗的平均兵力,也就是二十五个牛录,七千五百人计算。两旗人马倾巢出动,兵力就是一万五千。
倾巢而出,毛文龙和陈继盛认为不太可能,一万建虏,再加千蒙古、朝鲜、包衣的杂兵,应该就是极限。
如果只是倚坚防守的话,旅顺堡放一万守军,就足以令建虏无功而返。但郭大靖制定的抄袭反击,没有建虏两倍的兵力,毛文龙觉得不把握。
陈继盛对于全部出动没有异议,此战关系东江镇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打,也不得有失。再怎么完全的准备,也不过分。
“大帅要亲自坐镇指挥吗”陈继盛说到了这个一直没有确定的问题。
毛文龙点了点头,捋着胡须说道“大靖要借本帅的声名诱敌来攻,本帅亦想考察下他的能力。再者,若能收复金州,镇守的将领便要马上确定。”
参战的将领不少,郭大靖也希望毛文龙和陈继盛能来一个坐镇。否则,一旦出现不同意见,战场上就很容易坏事。
毛文龙现场看过旅顺堡的防御工事,对此战是很有信心的。再不济,建虏也是无功而返,攻下旅顺堡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那我便留守皮岛,静候捷报。”陈继盛同样也有信心,但却不争功,始终保持着比较平和的心态。
毛文龙喝了口茶水,不忘吩咐道“分流的百姓要提前准备,战后便是春耕,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