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豆豆心中一惊,一时间也弄不清杨不归到底真的是在试探他,还是认真的。
“这几天,朕会把夏国一应事物暂且交给你,钟离昧和王朗也会辅佐你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他们就会离开,能不能掌控夏国就看你的本事了。”
杨不归淡淡开口道,他不怕战豆豆叛乱,以他的实力,重新换一个皇帝也不是什么大事。
战豆豆面色闪烁不定,最后似是下定了决心,冲想不会盈盈一拜:“臣妾谢过陛下。”
……
乾元城内,杨不归高坐上首,距离他自庆余年世界归来,已经过去一个月,主世界相安无事,杨不归也乐得清闲。
不过再过几日,大夏王朝第一届天下科举殿试就要开始了。
不同于杨不归一年前求贤若渴,草草了事的科举,这一次规模浩大,月前就以席卷三州。
这次可是自杨不归改国以来第一次大考,经过一年的时间发酵。
大夏,夏人已经深入人心了,人人都以在夏为官为荣,
青、幽、荆三州,考生加起来就足有三十万人。
此次科举文武并考。
分为县试,郡试,以及最后的殿试
每一步,都有大夏官员、将领监考。
为保证科举公正,杨不归命令皇城司出动,监察天下!
科举乃是国本之策,公平公正乃是基本原则,不能有失。
人才就是一方势力的基石。
虽然未来会有无数华夏人杰降临,但中层,底层文官、武将,依旧需要大量人才填补。
大夏历一年八月一日,科举最后一日。
朝会大殿广场。
一千名文考生相隔丈许,静静就坐,一千张案桌整齐摆放,其上文房四宝陈列。
另一方,一千名武者笔直站立,炯炯有神。
杨不归坐在启年殿广场,面色淡然,目光带着威严,看向面前两千名考生,背后文武百官肃穆而立。
这两千人,就是一个月时间,几十万考生中,通过府试的文人与武者!
各个都是天资横溢之辈。
“开始吧。”
杨不归吩咐。
铛铛铛!
钟声三响,科举正式开始。
“殿试考题,论,治天下,一炷香为限!”
主持此次科举的王朗郑重出声,一袭黑色官服,尽显威仪。
他面色严肃,坐在考官位置上,点燃一炷香。
莹白色的光芒直冲云霄,入眼所见尽是一片白光。
若是修为高深一些之人,必然能够看出,数十里之内天穹一片纯净,一切怨煞隐晦之气都被被一扫而空。
千名考生俱皆充满敬意的看向王朗。
儒家弟子,即使景国和梁国也没有。
“这就是浩然之气吗?”
千名考生中,有部分知晓浩然之气玄奇者,无不目露精光,激动不已,此次大考,就是他们接触儒道最好的机会。
在如今的大夏王朝,儒道还没有传承,很多文人渴求,但却万难接触。
“考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