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宪章》能够通过就没问题了: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三个群体的地位,只要不修宪,文臣们就别想像以前那样骑到他们头上,或者是对他们展开打击报复。这是皇上为我们这三个群体谋的万世福利啊,怎么可能不支持?
至于说皇上要借这部宪章进一步集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自己的独裁?嗨!那算个啥事?皇帝不该集权么?
所以,这个宪章若是真的通过,皇帝是最大得利者,其次是军方、宦官、锦衣卫,再次是普通的商人、农夫、工匠。便是连亲王、海外藩属什么的也有了宪法的肯定。
唯一利益受损的是文臣,以及文臣身后的士子、传统的,讲究耕读传家的地主阶级。
这就是这部《宪章》详细解读之后的本质。
现在,大明朝廷的‘执政党’是帝师党。他们是皇帝的老师,和皇帝有着很大的共同利益。但他们也是文臣,是大明近三万现任文职官员的总代表。别看他们现在处于文臣巅峰,但若是这个事情没有办好,让这部《宪章》顺利得以通过,下面的文臣和士子们估计要把他们的脑仁给炒出花儿来。
所以,到了这天下午,熊廷弼的宅子周围,就聚集了一大批京官。而如温体仁、孙承宗、张以诚、徐光启四人,也都被困在了熊宅。
站在院子里的阁楼上,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五个大佬倒也不太惊慌,反而是好整以暇的喝起了小酒。
“哎,二十五年前,本官去做皇上老师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若是三十年后太孙能够登基,到时候让我做一部尚书就心满意足了。谁知道,今日居然被架到了火上烤。”
“嘿,首辅这话言不由衷啊。当年皇上八位老师,除了已经逝世的三位,今日在座的五位,我们四个都只是尚书,你却是首辅。当着我们说这话,你过分不过分?”
“哈哈哈,好了好了,飞白,我知道你的性子的,最是强硬不过。你说,你怎么交出来这么一部《宪章》?”
“首辅是对哪些地方不满意?”
“今日我们五人难得坐在一起,官职什么的就不要讲了。至于说哪里不满意嘛,我直说了啊,第一章第十二条,所有私有土地均有缴纳赋税的义务。飞白,你说,这宪章通过了,是不是皇上就要弄官绅一体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