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很快步入正规,这一片家属区的精神面貌被带动地蓦然拔高一个层次,人人走路带风脸上是更加灿烂的笑容,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眼见地发生了变化。
其余的文化宫见到老年大学成功开办,也纷纷效仿,前来观摩想要完成转型。毕竟文化宫多半是给退休职工创办的,所以能够以更为正规和系统的方式,将这种使命进行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老年大学的模式和理念,就像是将文化宫这片自己圈地的死水给盘活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这方面也是如此。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成不了事情,将兴趣给当成一种基调,一种发自内心地坚持,日子才能有奔头。
柯美虞这时候又是功成身退,将这些活都交给老年大学的委任校长,自己只挂了个校监委的名,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不偏离方向。
柯家老爷子和老太太比上班族还要积极,吃过饭送了孩子,就去学校了。
他们是表演团的,每个月到各个地方演出,各种津贴、奖品不断,一般还管饭,再也不惦记家里的床单和巴掌大的菜园子了。
周末的时候俩老人也很忙活,而且风雨无阻,今儿个雪下得大,俩人才浑身难受地被拘在家里。
老太太开始对柯美虞进行八卦轰炸,别说四个大院,就是整个家属区,她都能如数家珍。老年大学大半的学员,她都认识,大家也都认识她。
正说着话呢,门被敲响。
柯美虞抬抬眼皮,已经有小家伙蹬蹬跑过去,奶声奶气大声地询问“请问是谁呀”
“小朋友你好,你家大人在吗我是你们对门的,刚搬来的新邻居,过来打个招呼。”
柯老太太跟柯美虞都有些疑惑,她们没听说呀。平时他们一家人忙活得紧,早出晚归,也没工夫注意对面换了人家。
老太太最近也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演出,都没有时间跟人唠嗑了。
不过老太太还是站起来,好奇地打开门。
外面的雪花立马被风卷进来些,老太太侧身笑着将人让进来。
“婶子您好,我们是对门的,昨天刚搬过来,uu看书这不收拾好,侄女烤了些饼干,来给大家尝尝,也好认认人。”来人是个五十来岁的妇人,她手里拿着俩牛皮纸袋,笑着递过来。
老太太没有拒绝,请人坐下来吃水果糕点糖果说话,“你们这是从哪里搬来的,也没听对门说搬走。”
妇人笑着说“这不是家里人太多了,住不下,就想要换个宽敞的房屋。”
“可是咱们市中心,除了四个大院里是二层楼带院子,其余的地方要么是楼房,要么就是十来户人家挤在一起的四合院。”
“而且我们也在北大院住习惯了,托人打听了下,就跟婶子对门那户人家换了房子。”
“到底每层多了二十平米,家里一下子闲得宽敞多了。”
接着她简单说了下家里的情况,竟然是北大院的凌家烘烤饼干的就是凌艺菲。
柯美虞和老太太对视一眼,差点没爆粗口。
说起来,老太太以前跟大院里的人来往不多,主要是他们算是外来户,很难融入进来,再者大家伙自视甚高,见了面只是点头,话不多。
老太太也不喜欢热脸贴冷屁股,不过进入到老年大学,她也渐渐融入到老年人层次里。可对门没有老人,只有一对兄嫂带着几个孩子,和没有成家的弟弟妹妹在一起。
ht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