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子加元服,改元兴平,今年是兴平二年了。
依照习俗惯例,正旦这天,州郡吏员要朝拜长吏。
荀贞提前给青州、兖州各去了檄令。
青州方面,地方尚未稳定,荀贞令荀成、赵云等不必亲来郯县。
兖州方面,迁治的各项前期事宜进行得很顺利,预计本月底前,就能把幕府的治所正式迁到昌邑;迁到以后,兖州的军政大吏肯定是要去新治所拜见荀贞的,因此荀贞令荀攸等亦不必来郯,路上来回跑,他们受冷吃苦不说,也耽误军政诸事。
荀成、荀攸等皆知荀贞素来是不在乎虚礼、浮名的,便俱从令,没有亲自来,只是各派了主簿之类的亲近吏,赶来郯县谒见、献礼。青、兖两州的郡守、驻将也都是如此。
徐州本土各郡的军政长吏们,以及负责在各郡负责屯田、水利、盐铁等等事务的长吏,则一个不缺,悉数早早地来到郯县。除此,另有郯令陈矫、广陵令卢广、开阳令杨虔、下邳令岑竦、堂邑令霍湛、徐令荀闳、厚丘令荀鲁、江都令步然等七八个大县的长吏,荀贞点名,叫他们也来了;又各郡右姓的族长、地方的名士,荀贞也都召来。
之所以不仅徐州本地的大吏来得这么齐,还把右姓族长、地方名士也都召来,所为者无它,自是因幕府治所将迁,荀贞要离开徐州之故。
离开前,荀贞要借正旦的这个机会,和他们都见上一面,这不止是人情,也是为在自己离开徐州后,能够保证徐州在新刺史张昭的治理下,依然可以安稳发展。
正旦这天,三百余吏员、士绅伏拜院中,向荀贞恭贺新年。
——三百余吏、士,非是只有从地方来的,内有约百余,是徐州州府、幕府的中高级吏员。
待诸人拜贺罢了,荀贞向他们说了,自己月底前就要迁治到昌邑此事,并说了已表张昭为徐州刺史,交代他们,以后务必要服从张昭的政令,务必如以前一样细心治理百姓,不可懈怠。
张昭是徐州士人的领袖,他的政令,徐州本地士人不会有抵触,荀贞这番话重点是在嘱咐邯郸荣等为首的外地籍贯之士人,或说,是在嘱咐那些将要留在徐州的他帐下的“旧吏”们。
陈登、邯郸荣等无不恭谨应诺。
驻军这块儿,严令许显等将,务必严肃军纪,绝不能有扰民之事;如有,定然重惩。
许显等凛然应诺。
堂上坐不了这么多人,庭院里搭了几个暖棚。
酒菜摆上,丝竹乐起,荀贞先在堂中,后下到院中暖棚,一个不漏,与众人饮酒畅聊。
痛饮到夜半,宾主俱酣。
堂上灯火通明,院中火把光芒映衬得亮如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