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族长现在没事,就在村子里转悠,此时正好跟几个老头来到村口吹牛,看到远远来了几匹马,颇为好奇。
不一会儿,当马匹到了跟前,赵族长讶然,“灵芝,你不是去桂安府看望你三叔三婶了吗?哎呀,志恒,你怎么也来了?你媳妇不是快要生了吗?”
赵志恒爽朗一笑,回答:“大伯,琼玉已经生了一个女儿,母女平安,一切都好。我们回来是为了接圣旨!”
“啥?”赵族长不敢相信,还以为听错了,“你们说了什么?”
“您老没听错,接圣旨。”赵志恒笑道,“最近风靡桂安府的接生娘娘赵姑姑,其实就是我们灵芝。灵芝的针灸和正胎位的办法,无偿教导其他稳婆。
我岳父吴知府就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接生办法,通过稳婆推广出去,去年一年,咱们整个桂安府因为难产死的孩子不足十人。要知道以前,咱们桂安府一年就有上千产妇和孩子死于难产。
我岳父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方法,上交给朝廷,朝廷经过检测之后,发现的确行之有效。当今皇帝特地下圣旨嘉奖我岳父,刘县令,还有灵芝,并且责令刘县令建造接生娘娘庙,而且还是五进的大院子。”
“啊?”赵族长一愣,“什么?圣旨?”
“是啊!”赵志恒回答,“大伯,咱们赶紧让大家收拾一下,扫扫路面门口,接圣旨。”
“哦哦,天哪,灵芝就是接生娘娘,我刚刚知道。”赵族长哆嗦着嘴唇,说话都不利索了。
那可是有大功德,能够名留青史的人啊!
他现在就回去,要在族谱上写上这件盛事。
几个老人家也不闲逛了,各自分配好任务,赶紧回家,招呼人打扫卫生,男女老少换上新衣服,准备一起接圣旨。
这样的盛事,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到一次,一个个都特别期待。
赵老太正在午睡,听到赵灵芝的声音,还以为在做梦的,起来之后,发现孙女真的来了。
不等赵老太问,赵灵芝就把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
赵老太一愣,好一会儿,等缓过来神之后,立即跑到放置牌位的房间,给丈夫和儿子报喜。
赵灵芝也跪在牌位面前磕头,听着奶奶跟爷爷和父亲不停絮叨。
云氏不说话,就一个劲儿地抹眼泪。
如果丈夫在就好了,也能参与这样的盛事。
半个时辰之后,赵灵芝才跟着祖母和母亲从房间里出来。
赵老太看向赵灵芝,“灵芝,你真是我们家的福星,现在你做的好事,得到好报,将来还会有更多福报。”
赵灵芝笑笑,“一切我顺从自己的内心,我没有那么多的奢望,对这些外界的嘉奖,虽然高兴,但并不会看得太重,我还会安安稳稳得过我的小日子。”
赵老太点头,“那很好,高兴之后,平常心就好。咱们也沐浴更衣,等着接圣旨。”
宋金宝给赵玉启,赵志光和孙广元送信之后,他们得到消息也纷纷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