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放弃,反而激发了骨子里的倔强。
她想起自己为了这场比赛付出的努力——每天最早来到训练馆,最晚离开,周末别人休息时,她还在加练爆发力和节奏控制。
跑过80米时,葛曼奇深吸一口气,将全部力量集中在下肢,试图通过加大蹬地力度来提升速度。
但由于体力下降,她的动作再次出现变形——左腿蹬地时脚掌受力不均。
导致身体微微向左倾斜,速度提升的势头瞬间慢了下来。
就在这时,孔令薇从右侧追了上来,两人并肩跑在了一起。
葛曼奇能感觉到孔令薇平稳的呼吸声,这种稳定的状态让她更加急躁。
她试图再次加大发力强度,却发现肌肉已经不听使唤,只能眼睁睁看着孔令薇一点点拉开距离。
85米标记线处,葛曼奇的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她的摆臂幅度越来越小,蹬地的力度也越来越弱,身体的姿态也出现了轻微的晃动。但她没有停下来,依旧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奔跑。
葛曼奇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拿到世锦赛的入场券,但必须跑完最后15米,这是对自己付出的努力的交代。
最后10米,袁奇奇的目光死死盯着终点线的红色绸带。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极限状态,肌肉的酸胀感越来越强烈,呼吸也变得急促。
她没有放慢速度。
反而将摆臂的频率提到了最高。
跑过95米时,袁奇奇的核心肌群瞬间收紧,带动上半身微微前倾——
这是她在集训时打磨的“冲线技术”,通过躯干前倾,让身体的有效部位提前过线。
她能感觉到身后梁晓静和孔令薇的追赶压力,却没有回头,只是专注地盯着前方的终点线,每一步都像在与时间赛跑。
当胸部擦过感应线,袁奇奇几乎是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她没有立刻回头看计时器,而是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喘气。
百米跑完后身体才开始逐渐起反应。
耳边传来观众的欢呼声。
袁奇奇缓了几秒,才直起身,望向终点线旁的电子计时器。
虽然没有超越陈娟和韦勇丽,但第三名的成绩已经足够让她拿到一张世锦赛的入场券。
袁奇奇的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11.20。
也是她的职业生涯新高。
梁晓静这里是第四。
11.25。
同样是个人最佳。
她也拿到了直接晋级的资格。
第五是孔令薇她成绩11.26。
就差了0.01秒。
多少有些可惜。
她自己也觉得吧。
看着成绩,有些微微磕着嘴唇。
好半晌才放下来。
葛曼奇11.27,她其实不止这个实力,但很遗憾,跑得太急躁。
中间有调整。
可还是不够。
而且她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了年纪小的亏。
才17岁半的年纪。
别看就比梁晓静小了半岁多。
可是在发育阶段。
这就是难以弥补的差距。
这一点在运动员身上体现更明显。
至于其余两个传统选手。
都只有11秒50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