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鹏提议:“今天是咱们的小班长来呼市看望大家,同学们特地从家乡赶到呼市聚会,三十多年头一次举行这么大型的聚会,来为同学友谊干杯!”
“来,干杯!”
同学们都站起来,相互碰杯,碰不上的也举杯示意,共同地喝上一大口。
桌子上摆满了冷热菜,呼市特色菜占一半多,晓鹏是想让我尝尝呼市的特产,莜麦面制作的精致,还有好几样小吃,我头一次见到,他们告诉过我名字,早都给忘了。吃的是情谊,名字不重要。
我也站起来对大伙说:“想同学们好多年了,可是没机会来呀。这次中国诗歌会把地点放在呼市,我想,我一定得来!一定看看老同学们,看看老商校旧址。感谢老同学能相聚在呼市这个大的场合里,感谢晓鹏的盛情款待,来,干杯!”
我分别和身边的同学碰杯,碰不到的也用眼光注视到举杯示意。能来这里的聚会的同学都是重情重义的,我感谢你们的到来!
同学们在酒桌上畅所欲言,相互叙说着毕业之后的情况,和现在家里的情况。他们有几个住在呼市里,有几个住在的离呼市不远的乡镇,相对见面的机会都比较多,就数我最远了,坐火车三天两夜。
晓鹏开玩笑的说,“下回聚会坐飞机来,就几个小时,呼市机场离这儿也不远。到时候我去接你!”我笑着说:“下次大规模的同学聚会,一定坐飞机来,我还没坐过飞机那!哈哈哈!”
寿利华挨着梁晓鹏,他说道:“有一天我坐公共汽车,在路上看过路人像宋宝贵怀里抱个孩子。我在下站赶紧下车往回走去迎他,走过见他的地方,也没有碰上他,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宋宝贵高个子,留着小黑胡子,经常放学骑自行车回家不在宿舍住。他很有个性,大伙都记忆深刻。
小鄂在酒桌上说:“我托熟人在多伦县找沈旭明,回话的人说,沈旭明前几年喝酒喝多了在外边给冻死了。我不相信,所以一直也不敢说,怕你们听了骂我。”
老沈唱的“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仿佛就在昨天,时间过得太快了,三十多年都过去了,我们这些当时的大姑娘小伙子,充满青春朝气,再看看现在,一个个都成了爷爷奶奶,白发爬上额头了,岁月真的不饶人哪!
贺哥说:“你们都年轻,大有可为,都别气馁。想干什么就抓紧干什么,别等走不动了再后悔呀!”
“哈哈哈”,贺哥好像比我们大多少岁似的,说得大伙一阵开怀大笑。他在酒桌上岁数最大,六十五岁,但是人老心不老,开玩笑逗乐子数他第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晓鹏说:“我们都珍惜这几十年的同学情谊吧。抓紧聚一次吧,再不聚又不知道谁会又不在了。”
是啊,在座的同学都赞成晓鹏的提议。只是老校址拆了,新校址又和我们没关系。在哪聚呢?这的确是个问题。要不就定在东部区赤峰附近,那里的同学多,周围有沙漠,有草原,想去哪玩都行。美莲董娟都说同意。
梁晓鹏说:“本来前几天我们几个就想开车去东部区转一圈,赶上陈鸿业老母亲过世,他去不了,我们就给停下来。史学智一家先跑东北漠河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