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西汉和东汉,同样为汉朝。
所谓西东,只不过是研究历史时为了划分时期,加上去的特殊记号。
当真正的回到那个时代,就没有西周东周之分,只有一个名字,周。
就好比我们经常说三国,即魏蜀吴。
但是回到那个时候,蜀汉这样的称呼是没有的,刘备称帝依旧是汉。
只不过后人为了区分,才根据刘备的地盘,加上了一个蜀的前缀。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军队出行打着的“蜀”旗帜,其实是错误的。
正确的旗帜应当是“汉”。
因此,西周和东周,同属于周,无可争议。
八百余年国祚,也无可争议。
即便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大家熟知的只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
但即便在此时,战国七雄在名义上依旧只是诸侯国,周名义上依旧是宗主国,也只有周王才称天子,其他的诸侯国,依旧称王,直到公元前256年,周灭亡。
相较于在战火中艰难度日的东周,作为周王朝强盛时期的西周历史,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些模糊的记忆。
除了《诗经》意外,现在流传的西周文献,非常稀少。
因此,金文就成为了研究西周历史的一种重要的资料。
而在一九七六年三月,在临潼出土了一件至关重要的青铜器。
利簋!
它的出土,为我们确定了周朝立国的确切时间。
如果将后世的《封神演义》中神神鬼鬼的东西剔除干净,那么这本书上面记载的某些东西,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说牧野之战。
这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会战,在千百年来的时光中,因为各种文学的神话的版本,以至于模糊了它的发生时间。
而利簋的出土,则解决了这一点。
“悠久的华夏文明中,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开始于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这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而武王克商,建立西周王朝年份的确定,对华夏古代史,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古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一些线索。
利簋的出现,毫无疑问的给了人们惊喜。
利簋上铭刻着的金文,一共三十二字,记载了武王克商后第八天,在一个叫“阑”的地方,赐给右史“利”一些青铜,于是“利”便铸造了这件器物。
上面做记载的伐商时辰,同《尚书》中记载的完全吻合,无可争辩的肯定了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值得人们去严谨的对待。
利簋的出土,毫无疑问的证实了牧野之战发生的具体日期,也是最为有力的证据,足以让所有怀疑之人闭嘴。
根据利簋之上的记载,专家们结合天文历法等进行严谨细致的推算,最终得到了武王克商的具体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