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谬赞了,晚辈不过侥幸而已,与乐理,晚辈着实是一窍不通。”
易泽倒不是谦虚,他确实不懂这些。
想出答案,也是连蒙带猜。
毕竟先秦时期,知名的曲目着实不多。
更何况曾侯乙编钟所处的时代了。
不过易泽也确实从乐曲之中见到了种种非凡奇妙之景,有高山云雾,有流水潺潺,有苍龙怒吼,有雨过天晴
凡此般种种,不一一而足。
由此易泽心中也不得不感慨,音乐的力量,是真的足以跨越时间的长河。
曾侯乙编钟老太太感慨道“昔日闻高山流水琴曲,老身与一众姑娘们心中大为震撼,遂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改造,终于将其完全契合编钟演奏,此曲确实有如钟子期所说,巍峨有若泰山,洋洋有若江河。”
“诸位前辈苦心孤诣,能将一首琴曲改编得如此奥妙高绝,晚辈属实佩服。”
易泽赞叹一句。
由琴曲到编钟,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丝竹之声,而一个是金声玉振,属于打击乐器。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
就好比把一首鼓曲,要改编成一首小提琴曲。
这是跨乐器种类的改编,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而眼前诸位前辈,能够在不改变高山流水意境的前提下,做到如此完美的改编,着实让易泽这个不懂音乐难度的门外汉大感钦佩。
易泽是不懂,但观众之中,自然有专业人士,懂得其中的难度。
此刻他们也是惊骇莫名。
“想要做到如此完美的改编,这其中到底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天才,天才般的创举,这要是来了我们学校,绝对是教授级别的人物啊。”
“想不到这些人年纪轻轻,却能够做出如此的创造,实在是让人惊讶。”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与他们相比,我这一把年纪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琴为谁弹
改编之后的高山流水同琴曲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别。
但是因为曾侯乙编钟前辈们的苦心孤诣,因此并没有改变其中的精神内核。
这就是完美且高大上的改编。
而不是胡乱的改编。
许多同易泽一样的门外汉观众们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在经历了大数据时代的洗礼,已经各种牛鬼蛇神的夏吉尔改编的轰炸之后,也能够听出来这其中的韵味。
这个时代,知音依旧难求,但再也不像以前了。
至少通讯发达,寻找一个能懂得自己琴声或者心声的人,难度还是小了很多。
当然,也可能遇到擅长拿捏人心的三句话导师。
高山流水演奏完成,老太太却叹了一口气。
易泽见状,有些不解,问道“前辈因何叹气”
“老身与诸姑娘深埋地底两千四百余年,这两千多年间的世间风景,未能够得知,产生了哪一些精妙绝伦的音乐,也不曾得知,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老太太说着,看了易泽一眼,又道“适才听闻你来自两千四百多年之后的世界,想必应该知道这两千四百多年间的高妙音乐,老身之前所说有事想问,便是说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