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时。
有身着冠袍的年轻人近前。
“文书?”
“放下就可!”
“……”
“是二当家!”
“……”
“文书消息?”
将手中的鱼竿放在地上,张良伸手将一个暗红色扁平小木盒取过来,文书?这些日子的文书不少。
各种各样的消息都有。
只是,通过这个小木盒送来的消息,一般都非十分隐秘的消息,却也非小事。
“两份文书!”
“这份文书……。”
“师兄,是中央学宫传来的,咸阳国府于中央学宫下达了一份调令,要调集今岁毕业的学员前往中原受灾之地。”
“自愿前往。”
“入中原水灾之地助力郡县快速的稳定灾情,助力郡县灾后事宜的处理。”
“护国学宫也有一些消息。”
“……”
“有这样的事情?”
“师兄,你觉如何?”
“两大学宫之内,皆有一些弟子,若能前往,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从文书消息来看,还和阳滋长公主有关。”
“……”
一观文书的消息,张良的语气多了一丝惊奇,国府于中央学宫今岁要毕业的学员有这般调集?
虽说是自愿前往,但……想来都会去?
千人都去?
太多了吧?
尤其,中央学宫的院堂不少,也非所有的院堂都适合,不过……就算全部都去,也不为大事。
这一次的中原水灾很大,连日来,多有关外的消息传来,水灾蔓延之地,没有千里,也差不远了。
也太大了。
自己从未见过有那样的水灾,典籍上虽有,也只是传闻,也只是典籍。
若非关中还有一些事情缠身,也许,自己会出关前往中原走一走,这一次的水灾将韩国之地就淹没许多。
新郑都受灾了。
也就南阳之地相对好些。
以中央学宫的学员助力中原助力救灾、治灾……,这个法子不错。
突发的灾情很大很大,秦国可以调来大量的粮草辎重为用,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人手为掣肘之力。
灾情不同于其它的事情,诸般齐备,自要速速办妥为上。
阳滋长公主提议主导的?
这位长公主在咸阳的名气不弱,在诸夏间的名气也不弱,母亲是咸阳宫丽夫人。
堪为最为受宠的公主!
加封长公主,封授食邑之地,位尊等若侯爵!
算是秦国的公主独一份了。
中原水灾。
这一次的治灾之人是公子高,是她的亲弟弟,一母同胞的弟弟,嬴政倒是看重他。
让他去中原治水灾。
多月之前的关中雪灾,也是他治理的。
目下而观,那个公子高才能不为卓著,如果中原水灾只有百里之地,也许处理起来会很简单。
水灾之势太大了。
越是这等关头,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才能潜力。
那个公子高同嬴政比起来,差远了。
接下来虽可继续历练历练,虽可才能继续提升精进,若言有根本性的变化,不足够。
公子扶苏!
他已经离开咸阳多年了。
除却扶苏以及公子高外,咸阳的其余公子中,也无多出色的,那个胡亥有些名气,多待在公子高身边。
另外的一些公子,多寻常。
嬴政的后继之人?
看来……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