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还专门滞留中原数日,将另外一些事情安排妥当。
胡亥!
这一路上,若是没有他,自己许多事情绝对不会推进那般顺利,绝对不会那么轻松。
胡亥。
真是自己的臂膀。
甚好!
甚好!
自己没有看错人,他真的很不错。
这一次回咸阳,父皇对自己还是有一些夸赞的,苛责、训斥并无,心中更为安稳。
尤其,从母亲那里有闻,父皇对自己在中原的手段,总体还是满意的,面对中原灾情,非真正历事的老城干练之人不可速速为之。
虽有不足,后面补上了。
就怕知道不足,还不知进益。
此般,一颗心更为顺畅些。
对于少府落下的奖赏之物,合该有胡亥一份,当有他的一份。
“嘿嘿,那是我份内之事,兄弟太客气了。”
“太客气了。”
“随兄弟外出为事,沾兄弟的光耀,我也得了一些奖赏。”
“至于兄弟你所得的那些奖赏,不可大肆开销,当花在更为关键的地方。”
“兄弟你身边的可用之人还是不多,若可……当在两大学宫、咸阳搜罗一些人才为用。”
“那时,就需要财货了。”
“咱们在中原搜罗的一些人,小才之人不少,大才不多。”
“而大才之人,才是更加重要的。”
“兄弟的财货,当花在那些人身上!”
“……”
坐于咸阳城南市的乌氏居中,案上摆满各式美味吃食,虽不如天然居,也比以前好多了。
天然居,人太多了。
这里相对安静一些。
亲自为公子高斟倒一杯酒水,胡亥笑语不断。
奖赏之物分给自己一半?
连忙摇摇头,继而左右看了一眼,劝说一事。
“哈哈,无妨!”
“无妨!”
“有功必赏,这是必须之事。”
“胡亥,不得推辞。”
“不能推辞!”
“至于财货之物,我还是有一些的,阳滋姐姐前儿还送了我一箱子好物。”
“阳滋姐姐的东西,你知道的。”
“比少府的东西还好。”
“我也挑选了几件,汇入奖赏,一并送你。”
“……”
“人才!”
“身边有得力之人,的确好处多多。”
“帝国当年一统天下,父皇身边的才学之士,数不胜数,齐心合力,方将山东攻灭。”
“大才?”
“大才难得。”
“如你所言,中原之行虽得了一些人才,不为大才,也就可用。”
“真正的韬略大才,我身边除了你之外,还真无第二个人。”
“大才!”
“说起来,国府的那个萧何……近年来窜的挺快,听人评语,其人颇有李斯当年的才干,甚至于更胜李斯当年。”
“父皇都有赞誉过此人。”
“萧何!”
“他……。”
“胡亥,你说……有没有机会将此人给……。”
从胡亥手中接过接水,轻嗅之,气息很不错。
这些年来,帝国诸郡出现了许多酒水,都是崭新酿造的,因各地谷物、天候、原材不同,酒水的滋味也各不一样。
手中的酒水……喝过。
是琅琊之地的酒水,其名——玉台春,酒水的气息很是醇厚,喝起来别有香气。
只不过,不能多喝。
喝多了,容易醉人。
今儿无事,多喝一些倒是无碍。
为上者,要奖罚分明,这一点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