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慕在这段时间没有外出,而是全力落实和推进新的改革方案。
到十月底的最后一个工作日,ENG,也是杨木史上第一次业务评审会正式开始,张慕还特别邀请了李延河和沈仲年一起旁听了会议。
会议由鲁末末主持,由老涂和孔冬和其他两个业务员分别提交几个营销计划,然后七个委员会成员分别在各自领域向业务员和部门负责人进行提高,并由其一一解答。
最后七个委员会对业务进行投票表决。
其中一个业务方案被否决,需要调整方案重新申报;
另一个业务则由被委员会设置了条件以后,变为有条件同意;
其余两个方案完全没有修改,直接通过。
最后由单飞雪对结论进行了汇总,并出具了业务委员会决议,作为集体意见向张慕报批,张慕在现场对批复进行签字同意确认。
第一次业务评审会圆满结束。
张慕非常满意,连李延河和沈仲年都对这种形式赞赏不已。
两人都认为这种评审会在杨木的管理史上是一大进步:
业务申报部门对业务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对方案可以有更充分的准备和更务实的考虑。
管理和审批部门可以集中对方案进行调整和问询,从而真正做到沟通无障碍,调理无死角。
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效,一次会议就解决所有问题,避免了原先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三阻四,拉拉扯扯。
最后的结论由业务委员会出具,同意或者反对,一切都是集体意见,避免业务人员因为方案被否而对某个部门有私人意见。
而对已同意的结论,则必须得到实施。
即使有人因为各自角度不同而投了反对票,但也只是可以意见进行保留,业务委员会的决议必须执行,个人只能保留反对意见。
这样就大幅限止了业务委员成员有意卡业务员脖子的可能性。
两人进行总体肯定的基础上,也对一些小问题提了各种的看法和改正的意见,最后两个表态,ENG作为新方案的试点单位,待稳定运行半年到一年后,将进行全单位的缓慢推广。
张慕和童、鲁、夏等三人相互对望,都感到欢欣鼓舞。
而让张慕没料到的时候,好事居然能够成双。
当张慕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陈平靖打来电话,与北川的合作方案基本已经谈妥,而且帝都的总公司已经同意,张慕可以推进下一步的行动了。
而通过李延河找的鄂北省正父的相关人员也开始接洽上了,不出张慕所料,言星也遇到了烫手山芋,鄂北省正父相关人员不愿意轻易站边以及表态。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明显更倾向于接受李延河一方所提出的要求公开讨论的建议。
越是烫手的山芋,越应该公开讨论,最好讨论不出结果来,这才真正的合规矩。
不过也有信息传来,在北川做潜江市正父工作的时候,言星河则集中力量公关汉州市正父,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情况对北川并不是很有利。
所以总体来看,张慕和言星河处于势均力夺的状态,但张慕在暗,言星河在明,所以张慕略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