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浙商,是我所见过最勤奋的一群人,他们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对于市场进入和退出时机的把握,确实值得肯定。
我有很多浙商的朋友,他们那种对于企业经营的用心和执着,让人不得不尊敬,如果我们每个国企的职工都有这样的精神,何愁国企央企不兴?”
吴不群一拍桌子,赞叹道:
“张总作为体系内的人,能够这样评价浙商,实在是太给面子了。
我也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你们国企的一帮领导人,从来都不管市场,只管政策,只要不违规,基本都敢干。
只要有一点可能沾到责任的风险,就退的比兔子还远,这种心态去适应市场,恐怕很难成功。
别的不说,这些年,你们不少国企业抱去海外并购,可是实际的成绩很糟糕,与国外的一些企业根本无法耍心机,这其中的问题......”
张慕呵呵一笑:“吴总,这个事情恐怕是扯得有点远了,我们的国企负责人,也没有那么糟糕。
只是我们身上条条框框比较多,不能像你们一般随心所欲罢了。
民营企业所考虑的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可是国企,尤其是像我杨木这样的央企,需要兼顾社会责任,所以不得不考虑社会效益。
不然的话,国企垄断行业如果任意定价的话,整个国民经济都垮了!
至于你说的对风险的防范,那是因为我们央企平时也多与央企打交道,大家都更有契约精神,也更守规矩。
所以遇到有些伎俩难道经验不足,不过慢慢就会好起来了!”
吴不群点点头:
“真想不到张总年纪轻轻的,分析问题却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口口声声讲到社会效益,足见这思想境界竟如此之高啊,我真是不枉此行啊!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大早就赶过来吗?那是昨天被罗总说的。
罗总说,他经营企业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象张总这样能挑担子,能雪中送炭的国有企业负责人。
所以我才决定立马过来看看,我可不想错过这样的朋友,可没想到还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就冲你这么一大早就在锻炼的精神头,秒杀了九成以上的国企业高官。
更没想到张总你久在虞市,肯定对姚市的情况特别了解,我觉得这就是缘份啊!”
吴不群的一堆高帽子戴过来,张慕有点头晕。
张慕觉得如果自己从一开始就在杨木,便如同唐佳一般的话,现在可能真会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
可是张慕与许辞和钱学林一群人打的交道多了,尤其是在当营销员的时候,听惯了那些胡吹大气,所以对吴不群的话多少有点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