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心魔宁毅的狠毒,一开始谈判,说不定会将山东的那帮人反手抛给我们,说那祝彪、刘承宗便是老师,让我们接纳下来。”楼舒婉笑了笑,随后从容道,“这些手段恐怕不会少,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可。”
与那宁毅作为敌人打交道已经在数年以前了,自对方颠覆虎王政权,扶了楼舒婉、于玉麟上位后,西南与晋地的关系,还算得上是守望相助的蜜月期。楼舒婉此时提起对方的难缠,令得于玉麟、王巨云多少有些警惕和头皮发麻。
楼舒婉顿了顿,方才道:“大方向上说来简单,细务上不得不考虑清楚,也是因此,此次西南若是要去,须得有一位头脑清醒、值得信任之人坐镇。其实这些年华夏军所说的平等,与早些年圣公所言‘是法平等’一脉相承,当年在杭州,王公与宁毅也曾有过数面之缘,此次若愿意过去,或许会是与宁毅谈判的最佳人选。”
云山那头的夕阳正是最辉煌的时候,将王巨云头上的白发也染成一片金黄,他回忆着当年的事情:“十余年前的杭州确实见过那宁立恒数面,当时看走了眼,后来再见,是圣公身亡,方七佛被押解上京的途中了,那时觉得此人不简单,但后续并未打过交道。直至前两年的林州之战,祝将军、关将军的奋战我至今难忘。若局势稍缓一些,我还真想到西南去走一走、看一看……还有茜茜那丫头、陈凡,当年有些事情,也该是时候与他们说一说了……”
当年圣公方腊的起义撼动天南,起义失败后,中原、江南的无数大族都有插手其中,利用起事的余波获取自己的利益。当时的方腊已经退出舞台,但表现在台面上的,便是从江南到北地无数追杀永乐朝余孽的动作,例如林恶禅、司空南等人被抬出来重整弥勒教,又例如各地大族利用账册等线索相互攀扯倾轧等事情。
永乐朝中多有热血义气的江湖人士,起义失败后,不少人如飞蛾扑火,一次次在解救同伴的行动中牺牲。但其中也有王寅这样的人物,起义彻底失败后在各个势力的倾轧中救下一部分目标并不大的人,眼见方七佛已然残废,成为吸引永乐朝残部前仆后继的诱饵,于是干脆狠下心来要将方七佛杀死。
他的目的和手段自然无法说服当时永乐朝中绝大部分的人,即便到了今天说出来,恐怕不少人仍旧难以对他表示谅解,但王寅在这方面从来也不曾奢求谅解。他在后来隐姓埋名,改名王巨云,唯独对“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宣传,仍旧保留下来,只是已经变得更为谨慎——其实当初那场失败后十余年的辗转,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场更为深刻的成熟经历。
到前年二月间的林州之战,对于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在田实身死,晋地抗金联盟才刚刚结成就趋于崩溃的局势下,祝彪、关胜率领的华夏军面对术列速的近七万部队,据城以战,而后还直接出城展开殊死反击,将术列速的军队硬生生地击溃,他在当时看到的,就已经是跟整个天下所有人都不同的一直军队。
在此之前,由于西瓜、陈凡等人的存在,他对华夏军这股势力,其实多少有些避讳的态度。即便宁毅弑君造反,他更多的也只是将其当成与圣公类似的一种势力。到得见证了林州之战的那一天,他确实很像去西南看一看那些他至今不曾了解过的平等理念。
如果宁毅的平等之念真的继承了当年圣公的想法,那么今天在西南,它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老人的目光望向西南的方向,随后微微地叹了口气。
“……只是,亦如楼相所言,金人归返在即,这样的情况下,我等虽不至于必败,但尽量还是以保持战力为上。老夫在战场上还能出些力气,去了西南,就真的只能看一看了。不过楼相既然提起,自然也是知道,我这里有几个合适的人手,可以南下跑一趟的……譬如安惜福,他当年与陈凡、宁毅、茜茜都有些交情,早年在永乐朝当军法官上来,在我这边向来任副手,懂决断,脑子也好用,能看得懂新事物,我提议可以由他带队,南下看看,当然,楼相这边,也要出些合适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