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仅仅只是一点。
一旦起了现在这个所谓的自愿殉葬的头,那回头太子妃嫔要不要殉葬,过些年明辉帝死了,他的无子妃嫔要不要殉葬,乃至于他的贴身太监,宠信的官员之类的,要不要殉葬要不要自愿
有时候有些事,不会因为想着就这么一回,以后不会了便能控制得住的。
有些口子一旦开了。
恐怕就很难再刹住车了。
现在皇帝能让太子的属官们自愿殉葬,那以后富商能不能跟欠自己几十两银子的人说免了你的债务,但是你要自愿殉葬,不然就得家破人亡给我还债。
其他世家勋贵会不会有样学样
你皇帝可以自愿不犯法。
我们凭什么不能自愿
不都是自愿
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在场百官立刻就有了个默契,那就是宁愿让这些太子属官全家处斩,也不能开殉葬苗头。
随着一二品大员出来阻止。
后面那些三四品官也反应了过来。
赶忙附议。
看着他们这齐心协力的样子,明辉帝他都不由笑了起来,并随即嘲讽道
“诸位倒是还挺齐心协力的,就是不知道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传到了天牢里,那些太子属官会不会感激你们”
这话哪用得着问
铁定不可能感激啊
估计当场咬死他们的心都有了。
即便那些天牢里的太子属官们都很清楚,明辉帝让他们自愿殉葬这件事不妥,特别是对后来者和民间影响极坏。
但在牺牲自己保住全家的诱惑下。
估计他们都会装傻装不知道。
毕竟影响再坏,那也比不上把自己全家人的命保下来要紧,如果自家人都死绝了,再没影响,他们也享受不到。
所谓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计。
大多数只是因为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牺牲的不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
要是把太子属官换成在场百官。
要是他们全都在大牢里,现在给他们选,要么自己殉葬,要么全家处斩。
估计大多数也都会选择自己殉葬。
但这种事显然不会发生,所以即便明辉帝这么说,百官们也都没有退缩。
“殉葬制度不可重开”
“相信他们会理解我等苦衷的”
“重开殉葬,实乃桀纣之举”
明辉帝此时提这事,也仅仅只是想要抛砖引玉,试探试探百官态度,好为自己百年之后做打算,但如今看来百官态度还是很坚决的,所以他在龙椅上看百官吵了一会儿后,终究只能叹息道
“朕并没有重开殉葬的想法。
只不过不想让我儿太孤单,想找些熟人陪他罢了,既然诸位都反对,那此事便罢了,来人,传旨,天牢里的那些太子属官们,就全都按律处斩流放吧。
另外把朝堂诸公的话也告诉他们。
好让他们死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