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前脚撤回反斜面的背侧。
接着先前作战的区域就被鬼子的炮火覆盖。
先头进攻的鬼子从坡顶区域退下去之后,鬼子置于下方的七八门掷弹筒一齐开火,朝着一连战士们原本所在的区域炮轰。
山路上。
七八百米外,日军联队长石井原一正用望远镜探查着坡顶区域的作战情况。
一旁的参谋长说道“联队长阁下,这支八路军的火力不弱坡顶上至少架设了两挺重机枪,先头部队的试探性进攻,竟被他们轻松击退。”
石井原一点了点头,笑道“不仅是火力配置不弱,对方的指挥官指挥的同样颇有章法,看到那处坡顶没有被这伙八路军完美地利用了起来,方才近距离的防守击退了我部先头部队的进攻之后,当即又躲在坡顶后方,利用反斜面避开了先锋部队的炮轰。”
“这样的防御手段,在兵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攻击的一方会非常被动。”
参谋长的目光放在远处的山体拐弯处,想了想,建议道“可惜八路军已经上当,将主力放在了西村方向,眼前的地势的确有利于八路军的防守。”
“可只要我部占据坡顶,八路军的防守便不攻自破,或者是我部占据着山体转弯的背侧,同样可以从两侧同时威胁坡顶区域的八路军,甚至将这伙八路围困在坡顶。”
石井原一道“正是这个道理,传令下去,继续向先锋部队增兵,坡顶与转弯处,两侧同时进攻,一举攻破八路军的防守。”
“嗨”
传令兵去传达命令之后,石井原一沉思了片刻,又下令道“通知炮兵中队,就地构筑炮火工事,随时准备进行炮火支援。”
“嗨”
石井原一的命令下达之后,日军的攻势再一次展开,这一次是两面攻势,一部日军向坡顶区域强攻,另一部日军则是企图快速突破山体的大转弯。
坡顶背侧。
五班长将日军兵分两路,准备发起强攻的消息,传递给安全区域的一连长。
一排长道“连长,看样子小鬼子是急眼了,准备一次性把咱们的阵地拿下来。”
一连长说道“行动的时候营长交代了,咱们不能和鬼子硬碰硬,真正的决战是在矮崖区域呢”
“这样,咱们咬咬牙,再拼一次,将日军的这次进攻击退之后,立刻撤离。”
“是”
双方的火力交锋很快再次展开。
小鬼子这次长了个心眼儿,在日军的先头部队摸进到坡顶区域之前,先拿掷弹筒朝着坡顶区域炮轰了一阵子。
幸好五班长的观察足够敏锐,战士们这才没有盲目离开坡顶背侧。
借助反斜面的防御,总算是避开了鬼子的炮轰。
只是这样一来,再想像第一次击退日军的进攻那样,有条不紊地在坡顶区域展开防御工事,是不可能了。
一连长道“团长说过,这战术的应用在于灵活变通四个字,有的时候正着使,有的时候反着使,怎么合适怎么来。”
“这样,这次咱们把鬼子再放进一些,干脆放到坡顶三十米之内,然后突然发起反冲锋,把鬼子的进攻击退。”
“一排长,将轻重机枪火力提前分布好,随时为反冲锋做火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