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说的振聋发馈,在座的团长们听的也是满心的感慨和钦佩。
这就是咱们的老团长的格局和长远的眼光呀
老团长当初还带着独立团的时候,恐怕早就考虑到了多年之后的部队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
作为独立团团长,后来的一支队的支队长,老团长心里考虑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自己根据地的发展,甚至还包括了周边各片根据地,甚至是各省八路军部队,甚至是南方的新四军部队的发展。
这份格局和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老团长,那么咱们43年的战略目标又是什么”
四团长王怀宝忍不住问了一句。
孔捷笑道“算是初步的规划吧
到了43年之后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顺利的完成此次日军掀起的报复性的大扫荡之后。
那时候的战局基本上可以预测,日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掀起规模性的大扫荡,对于咱们的防守也顶多是象征性的一些扫荡和进攻。
鬼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地驻守在主要的县城乡镇,守住一些重要的交通线。
此时的日军已经远不足以遏制咱们八路军部队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
这个时候咱们应该考虑的,是在各根据地整体发展起来以后,主动向日军发起局部反攻,收复偏远县城,进一步压缩鬼子的占领区。
同时主动出击,粉碎鬼子局部大扫荡,锻炼部队的野战能力。
另外,各根据地的建设要做到进一步的突破,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甚至将整个地区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咱们八路军的根据地区域内部。
使日军占领区逐渐处于经济劣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步。
如果有一天把守着主要县城乡镇的小鬼子连饭都吃不饱了,这场战斗难道还能打不赢吗
到时候别说是打仗了,鬼子甚至愿意把他们的枪支弹药火炮全部拿出来,就为了跟咱们换上几斤粮食。”
多么信誓旦旦的论调呀
如果是在几年前,干部们恐怕没有敢这么想的,可如今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切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了。
“老孔,那到了44年又该如何”
此时,就连参谋长徐国安都坐不住了,一脸好奇的问道。
他同样被孔捷这长远的规划所惊讶。
“44年嘛或者可以说是44年到45年,这两年基本上可以连到一块,战斗打到了这一步,局势基本上已经稳定。
日军就算是没有战败投降,也离得不远了。
多线作战的日军,面临的对手也不止咱们中国一方,就算是保守的估计,到45年之后,鬼子就算不投降,也会在继续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直到一日被咱们彻底击溃。”
“所以,44年到45年,我认为咱们的战略意图很明确整合各根据地的军工和经济,再进一步,以军事作战不断压缩日军的占领区范围,打击日军有生力量的同时。
在热河、察哈尔建立通道,逐步向外兴安岭区域推进,尝试打进东北,跟鬼子打长时间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