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舒凉来来回回看了几遍,都没看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通篇废话。
她把信扔进火盆烧成灰。
三日后,整肃完毕的五万大军正式出发。
是的,五万。
比起最初派去的二十万大军,慕玄奕只给了四分之一的人马,比起战报中所说兰罗的八万兵力还少了足足三万人。
对此,慕玄奕给出的理由是,雁都剩余的所有兵力加起来不过八万,拨给她五万已经是极限了。
舒凉:呵呵。
大军从雁都赶往岐北,最快也需要半月,更逞论此时正逢初冬,气候寒冷,如若运气不好,还可能碰上雪期。
愈往北上,天气愈冷。
途中,将士们时常看见他们的元帅手中抱着几分地图和一本纸页泛黄的旧册子,手中捏着笔,若有所思地圈圈画画。
虽说卫国不曾同兰罗交过手,但兰罗的老对手郦桑却很有经验,郦桑和兰罗交手,往往十战九败,却愈挫愈勇,斗志不歇,详细地记录下了每次的作战的经验。
傅惊澜曾领兵和郦桑作战,饶过他们将军一命,而且在他们战败后主动劝他们投降,说服慕玄奕网开一面,两国得以和平相处。
因此在收到舒凉的来信后,郦桑毫不犹豫地将这宝贵的经验送给了她。
……
帐篷内,舒凉正准备看温从礼送来的第二封信,还未来得及拆开,冷不防听到外头有人喊:“下雪了!”
她动作顿了顿,抬起头,起身出去一看,漫天鹅毛。
这是舒凉来到这里后,见到的第一场雪。
入目皆是一片茫茫的白,虽然战争即将开始,但仍挡不住士兵们的兴奋,当然,也有些人想的比较远,忧虑着地里的庄稼。
舒凉怔了怔,摊开掌心,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
……今年的雪,竟下的这么早。
对于行军赶路之人而言,这可不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舒凉回头,发现是黎宴,他手中拿着她的大氅,无比自然地披在了她身上。
少年面色沉静,肤色几乎与白雪融为一体,身着黑色戎装。
其实自出发到现在,已过了将近十日,但舒凉见到他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如今乍然一见,不知是不是这场大雪的缘故,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少年个子窜得快,如今站在她身边,已高出许多,需要她仰头才能看清了。
身姿挺拔了不少,不像最初在永夜狱中看到的那样瘦弱了。
黎宴察觉到她不加掩饰的打量,心脏微缩,垂下眸子,敛住眸底的缱绻,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他说:“将军,下雪了。”
舒凉点了点头,正要应答,忽然察觉他抬手放在了她肩膀上,愣了一下。
侧过头去一看才发现,原来他是在为她拂落肩上的雪。
她收回目光,缓缓叹了口气:“去岐北的路,愈发不好走了。”
仗着她没看见,黎宴不动声色地勾起唇,“别担心,这场仗会赢的。”
还未到战场,就连舒凉也不会这般狂妄地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