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一出,张宁马上表示同意,于是在信都城西选了一座山,依山建观,选了一些熟读《太平经》的人,在这里看守张角的金身,每日诵经祭拜。
这件事安排完了,就轮到处理张梁父子被俘的事了。
到底他也是张宁的叔叔,落在敌人手里总是不好的。张宝也天天要求出兵进攻兖州,救出张梁和张桓。
以张淳他们现在的国力,大举进攻是不可能的了,那简直是自取灭亡。
所以彭济想办法贿赂了汉廷的两个宦官,建议汉室与坤国和谈。
汉廷起兵两次,才算和黄巾军打了个平手,劳民不说,朝廷亏空了许多银子。眼下已经进入寒冬,一般这个季节也不轻易举兵,所以思来想去,停战和谈也是对两方都好的事情。
没几天,汉廷就送来文书,邀请坤国派代表到洛阳谈判。之前因为赵云的勇猛追击,冀州南边的三个郡,现在都在黄巾军的控制之下,所以冀州去洛阳,也不算太远。
谈判文书是接到了,但是派谁作谈判代表,要谈到什么条件,又需要内阁商议了。
张宁参加了几次议会,现在已经是车轻熟路,而且平常的政事她都有能力处理,已经开始适应这个位置了。
“除了救出叔叔和张桓之外,我们还应提些什么条件呢?”张宁朝彭济问道。
“圣君,交换将领之事,应该已无悬念,除此以外,我们最该争取的,应是与汉廷建交,让他们承认您的帝位。”彭济答道。
这还的确是最重要的,作为汉廷本来的两个州,现在冀州和幽州牢牢掌握在黄巾军的手里。只要汉廷不承认你,他就永远可以以国家统一的名义向你宣战,如果想要求得长期一点的安稳,就是让他承认坤国,这样一来以后他就师出无名了。
“这个目标,恐怕难以达到吧?”孔牧站了出来,“不如先让汉室承诺以后不再出兵冀州。而我们可以向汉室进贡一些钱粮珍宝......”
“如此卑躬屈膝,不是乞人施舍吗?他若要战,便与他战!他若要和,就让他让出青州来!”这个大臣还想要青州。
商量了半天,大家也没得出统一的意见。
张淳想好以后,站了出来。
“让我去洛阳吧,既然是去谈,当然是尽量争取最大的利益,只要筹码带得够多,不怕对方不答应,我觉得让他们承认坤国,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反正我们建国已是既定事实,他们就算不承认,估计以后也无力攻打我们。”
“而且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只要我们励精图治,三五年后,汉廷绝对不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还是着眼一些短期利益为好。”
“既然景王成竹在胸,出使洛阳,定能顺利!”有了张淳的自告奋勇,其他人都不再说话了。
张宁也就决定让张淳去洛阳谈判。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