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向车向前递交了眼色。心里话,重建汗王宫,不也算是一个项目吗?如果这个项目合适的话,何必要舍近求远?
“呵呵,重建汗王宫招商引资,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几年口号了,总是无人问津。”杨木奇说到这个话题,竟然会摇起头来。
“为什么?”车向前心里话,招商引资不成功,或许是地方政府狮子大开口,向商家索要的东西太多;或者是投资者贪得无厌,只想享受优惠政策,却不愿意向地方政府做贡献。
“因为,地方政府把项目当成了唐僧肉。开价太高。光是土地转让,就是成亿的价格。你这种历史文化项目,又不是搞房地产开发,干嘛要那么多?所以,几次三番的谈判,总也谈不拢。”杨木奇说了这个事儿,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就在这时,忽然那边响起了摩托车陷入泥沼的动静。小王使劲地轰油门,毫无效果。眼见得那辆摩托车就误住了。
“喂,叔叔,这晴天白日的,那儿冒出了一大滩水呀?”杨红眼尖,看到那一大滩水,觉得有点儿奇怪。
“啊呀!不好。那口汗王井又溢出来了!”杨木奇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乎,就大声地提醒小王:“你别这么硬轰油门,把旁边的那根木头塞到车轮子下面,一使劲就出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小王采取了这个措施,陷入泥沼的车子就驶了出来,突突突的驶向了一侧的大道。
“杨老师,刚才你说什么‘汗王井’?”车向前见到那一大滩水是一口井里溢出来的,就觉得有点神奇。
“是啊,那口就在这岗下西南那片洼地处。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清爽甘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
“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王井。它是赫图阿拉古城内唯一一口水井,自古以来,城内军民皆用此水。因努尔哈赤在此城‘建元称汗’,故得名汗王井。关于此井,有诸多神奇的传说呢。”说着,杨木奇就带领车向前和杨红走过去。
因为溢水,井台那边过不去了,只能站在远处看。见井口略呈长方形,以色木、柞木成井字叠压。上面有一副汲水的轱辘架。
杨木奇就介绍说:“自井底至地面,井内径1.1米,柪木直径20—30厘米,井口以四块木板围成长方形井裙1.21×1.3米,高出地面约30厘米,裙板厚约8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十分罕见的一眼古代木构泉水井。
“哦,确实是神奇!”车向前想,当初汗王宫加上士兵、工匠,也有不少人居住在这里,人吃马喂,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么一口井,竟然就把饮水问题解决了。
“呵呵,看到这里,汗王宫的精华算是看完了。那片房子,看似普通的民居,实际上是努尔哈赤出生的位置。如果车先生想参与修复工程的话,我建议,那儿不要叫什么努尔哈赤出生地,应该叫做塔克氏故居。”
“为什么叫塔克世故居?塔克世是谁?”杨红好奇的问道。
“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当时努尔哈赤没有成年,那房子应该是塔克世居住的。所以应该是实事求是,文物古迹,不能谁的名气大就命名为谁的故居。车先生你说是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