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井,众人来到井边栏杆那儿。一边乘凉,一边欣赏长廊上的图画。这些图画都是兰蔻请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分别画的。不要稿酬,无私奉献。人们一边欣赏,一边称赞文艺界都是精英人物,干什么像什么。
接下来,省委组织部的纪部长告诉杨木奇,他想要几份这里的历史资料学习学习。杨木奇就把自己的论文集和出版的专著拿来送给了他,
还有的年轻人对古陵村的风景很感兴趣,想到村里转悠转悠。杨木奇就让媳妇去安排。
杨木奇夫妇一个去找村里安排参观的事,一个联系为客人安排午饭的事。纪部长叮嘱他们就吃农家饭菜,千万不要安排酒水。
这时候,刚才送那些假记者的司机开了面包车回来,见到车向前,他悄悄地告诉他。说是车上那些人说话很难听。
那位年龄较大的人和几个女同志说话比较客气,称赞车董事长大度包容。可是那个持假《记者证》的人却忿忿不平,说现在的汗王宫工程项目没有峻工就开业接待游客,属于非法经营。
如果把这事捅到报纸上,省旅游监察大队的人一定会来检查。那样的话,汗王宫景点就名声狼藉,臭名远扬了!
这……听到司机这么说,车向前真的担心起来。自己的重建汗王宫工程项目本来是想打造一张锁阳市旅游名片的,
如果让这些人在报纸上黑这么一下,岂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实在不行的话,给省委这位部长说说,让他协调一下关系吧!
午饭的餐桌上,他给那位纪部长说了此事,纪部长答应协调。还说《夏日晚报》不过是省城发行的一张小报,名气不大。
即使是他们捅了什么马蜂窝,也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儿。不必担心。这位部长还把自己的名片给了他一张,他真的看了一下,这位部长名字叫纪有才。
车向前将这张珍惜的名片收藏起来,觉得纪部长这人随和,如果有什么事找他,他不会推辞的。也就把报社这档子事放到了一边。
晚上,客人们拒绝了县委邀请他们住宾馆的安排,一行人就住在农家场院的民房里,彻底的体验了一次山民的生活。第二天下午,乘车回省城。沿途,又是市委、县委领导礼貌相送。
开始,车向前觉得市县领导这么做,有点儿溜须拍马的意图,起码也算是官场的繁礼缛节弊政,但是后来听县委组织部长一解释,才明白了,这省委组织部就是专门考核管理市委县委领导班子的。
市委、县委书记的任免都是由这个部门具体办理的。所以,市县领导不能不对他们表示足够的敬意。车向前这才体会到县官不如现管的意义。
送走了省委的客人,车向前回到家里,见到下面的水果店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就帮着父母亲接待起顾客来。
一家人忙活着生意,车向前顿觉心情舒畅,甚至于就想呆在温馨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乐趣,连班也不想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