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上策也说到:“土地生悲,万物灵性迸发。我们要为巢驼鸟在此处立碑,为后人记忆。”黄瑞兰觉得此举也是鼓舞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于是表示赞同。
“就靠岸边立一块碑吧。”当李东找来一位石匠后,黄瑞兰说道。
“大人!一般立碑都是有碑字的,这块碑是否要刻上几行字?”老石匠问黄瑞兰道。
黄瑞兰看着四位书生,道:“哪位书生愿意为巢驼鸟题几行字来?”
雅书西早就被巢驼鸟的举动所感动,他举起左手道:“愚生愿意为巢驼鸟碑题几行字。”雅书西说着就走到碑前,从背袋里取出墨水和毛笔,一气呵成道:双骽从南走到北,一身仙气压断桥;出身未捷神翅折,留得土碑后人吊;风雨将啄山河翠,无人能望巢鸟高。自此江海支离碎,何时能见鸟归巢。
众人一看,都说是文如其鸟!丁水侠看到雅书西能为巢驼鸟题碑词,也是很感动不已。
只是那老石匠呆看着自已建刻的石碑,喃喃自语道:“我祖上为大鸡刻过石碑,没想到到了我这一代又为一只大鸟刻石碑,这个是不是什么轮回来着?”
雅书西惊问道:“你祖上是谁?为何要为大鸡刻石碑呢?”
石匠答到:“那还是在崇祯年间,玄武门外一只公鸡长得非常喜人,毛色光亮,鸡冠子红得像血,鸡爪比别的鸡大出几倍,走起路来十分神气灵现,其他公鸡见到它都不敢跟它抢食吃的,都要它吃完才去吃剩下的,因此这只鸡长得非常肥大,没到一岁,居然长到200斤了。后来,遇到天荒,此大鸡食量太大,竟被活活饿死。由于这只大鸡太神奇,人们宁肯饥饿死,也不敢吃它的肉。就将它拉到煤山口埋下了,还叫我祖上建刻立了一块碑。”
雅书东问:“碑上刻了什么样的字?”
石匠答到:“年代久远,没有记得了。”
雅书西叹道:“这只大鸡明史上并没有记载。只是《山海经》上有记载的一种鸟类,叫鷔,类似鸡,跟龙、凤、麒麟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但前三者都是瑞兽,鷔是不祥畜,一个朝代要是出现它就必将走向灭亡。鷔在崇祯年间出现在北京城外,那就说明明朝灭亡是天定的。”
在场的人,除掉四位书生外,没有人看过《山海经》,因此,也就没有其他人答话。
李上策见“驼鸟之死”已有了一个了结,于是,用剑一指,大声喊道:“全体队伍整装归队,依次排列,等黄将军训话!”
众人皆答:“听黄将军和军师之令!”
李东和他带来的五位村民,此刻还没有反应过来,远来和尚向来不问世事,世外之人,现在如何变成军师了啦?
不过,他们看到其他人都严肃紧张地在排队,李东和他带的五村民也找地方排队,没有再想远来和尚成为军师之迷底了。
李上策又“叭!叭!叭!”拍了三声军令板后说到:“李球、李疯听令!”
李球和李疯答到:“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