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西苍,所属只有半个河西道之地,不过,当年的赵匡胤为了求得和西苍的合作,虽然为此成功的说服了以风易寒为首的一批将领在中苍倒戈。
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之一,正是关东道的其中两郡之一。
关东道,和镇西将军府最开始的基本盘关系到一样,本身的价值有限。那两个郡,就算是拿了他,对实力的帮助,也并不是那么大。
但对于当时只有半个河西道的西苍来说,对于完善他们的西部防线,加强战略纵深却是重中之重。
整个大苍的所有割据势力,河西道小朝廷应该算是生存环境最恶劣的一个了。
被大苍割据势力之中,排在前三的三家包围在其中,不管是向哪一个方向扩张,但却都如同登天之难。
但就算是在如此的恶劣环境之中,西苍的实力依旧在稳定有序的发展。
不得不说,作为大苍东中西三家之中,西苍作为血脉最具正统性的一家,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年的炎霸,在收到这位小殿下还活着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哪里还记得皇甫古渊尤其是在听说小殿下需要他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直接到了河东道!
风易寒、夏泽这些人,仅仅只是一封书信,就直接被拉了过去。
而这些人,也只是一个缩影罢了。
河西道小朝廷重立之后,隔三差五,就有心暮故苍之人,一个个从大苍各个角落翻过千山万水而至。
这些人之中,有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轻人才,也有草莽之中的英雄。
而这些人之间,也不乏其中有人能够看出,河西道夹在这么一个缝隙之中,之后的未来,何其的艰难,可是,他们依旧还是来了!
大苍四百年的统治,还是有无数的人认同的!
这一世,如果不是因为相比正常的历史轨迹,多了一个王羽,多了一个赵匡胤,多了一个轩辕黄,仅凭原本历史轨迹之下的天师道和三王,时局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不过,西苍这边,帮助赵匡胤说降了风易寒,从而帮赵匡胤打赢了对于他们非常关键的一战。在这种情况下,才顺利的从赵匡胤的手中得到了关东道的两郡之地。
可是,随着和赵宋之间的战事一起,这两郡之地却并没有给他们起到想象之中的作用。
当初的赵匡胤虽然将这两郡之地给了他们,但是,在最关键的几座重要城池之中,却留下了足够多的后手。
而河西道小朝廷,他们对于这两郡拿下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从赵匡胤的手中得到这两郡到现在,也就仅仅只是刚刚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在一年多的时间以来,河西道那边的人虽然也在尽可能的排查赵匡胤留下的后手,可是,却依旧是没能尽善尽美。
从而,导致了和赵宋战事一起,河西道小朝廷在西部的战事一片糜烂。
而且,赵宋之内,主持这一路战事的,更加是廉颇这样的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很多人对于廉颇的第一印象就是防守,
可廉颇不仅擅长防守,也具有非凡的进攻才能。他最著名的战役是阳晋之战,当时赵国与五国联合伐齐,廉颇带领赵军攻齐,他运筹帷幄,一勇当先,成功收复阳晋。
而他的宝刀未老的破燕之战,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在此战之中,廉颇一方面令代地的赵国边军抵抗燕军,消耗他们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令赵军撤离城池,引诱燕军深入,同时令主力军队向北移动。
栗腹好大喜功,低估赵军实力,轻率率燕军长驱直入赵国。然而,当廉颇亲率主力,对燕军尾部发起猛烈攻击时,燕军首尾不能相顾,陷入了危机。
廉颇大破燕军,斩杀主将栗腹,使得燕军一败涂地。燕军在得知栗腹败退的消息后,急忙撤退回守燕国,但廉颇早已设下伏兵,让燕军遭受惨重损失。
燕国两路大军惨败,廉颇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长驱直入,直接包围了燕国国都。燕王惊恐,被迫与赵签订合约,割让五座城池给赵国。
可以说,这么一名能征善战的强将,不要说是河西道西苍小朝廷了,就算是大苍几个割剧势力加起来,能够相比的就那么几个。而且,大部分还基本都在北汉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