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寒拼尽全力,用出了浑身解数,牢牢的给皇甫古渊守护他的侧翼。
但是,他这里就算是打的再艰难,但却依旧苦苦支撑到了现在。
甚至,他还满心的盼望着,得到了镇南支源的皇甫古渊,可以正面击败北汉大军,而后再来支援他们。
却没有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一个晴天霹雳突然砸了上来。
河南之战中苍惨败,甚至皇甫古渊也战败身死的消息传来,事先,江水寒全军上上下下可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
这么一个消息,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不亚于是一道惊雷一样。
惊讶过后,随之而来就是惊恐了。
如今,他们守在身后的,已经不再是皇甫古渊的侧翼了,而是随时有可能背刺他们的数十万北汉雄兵了。
正面两个方向的蒙恬和薛仁贵,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了,后面的河南道的几十万兵马,要是涌入的话,他们顷刻之间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这还不是最要紧的。
对于江水寒全军上下,目前最要紧的是应该何去何从。
皇甫古渊已经死了,甚至到现在,中苍已经灭了,他们已经失去了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任何理由。
对于他们来说,在皇甫古渊已死的情况之下,就算是他们把这一仗打赢了,又有什么意义?更不要说,他们有什么样的能力把这一仗打赢?
故而,如今的江水寒大营,已经可以说是人心动荡了。
江水寒本部大营的情况还好,好歹有他在这里镇压着,就算是
可是,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当消息传过去之后,以陈兰为代表数名将领先后降汉,而且,他们还不是一个人降汉,而是将他们的兵马一起带了过去。
虽然单个的人不多,只有几千人,但这好几股加起来,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降汉的人,兵马数量加起来高达将近三万。
毕竟,江水寒防守的是一整条战线,而不仅仅只是一座城池。
他能够看好他自己这边在的地方,可其他的地方,他就无能为力了。
就连他自己这边,他也只是短暂的将人心镇压下来,却并非是长久之计。
而且,也只是表面上镇压下来,可在暗地,那些已经人心思变的将军们,一个个早就相互串联了。
这些人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想要直接降汉的。
毕竟,经过了河南之战后,大汉已经彻底势大。在原本的大苍之地,已经彻底形成了一强的局势。只要大汉将这一战的成果消化了,剩下的几家加起来,在国力上也无法和大汉相比。
这一战,大汉已经拿下的青北和河南,可都是膏腴之地。
就算是接下来也看着就要落入大汉手中的广阴,就算不像青北或者是河南如此富戍,但也河运和商业发达,而且木产资源丰富,在总体上绝对不算差。
不算东苍的西平道,十苍十八道,表面上,如今已经控制在大汉手中的,或者是即将控制在大汉手中的,加起来总共有八个道,数量上还不到大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