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诸葛亮,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燕王师。
虽然说,前几天诸葛亮刚回来的时候,才初次和燕王正式见面,但却依旧无法影响这段关系。
最让王羽心情复杂的是,六岁的王渊是自己主动求见他这位名义上的师长的。
长子如此早慧,王羽心中自然复杂。
现如今才刚刚六岁,就如此了,这要是再大上几年的话,必然是要主动争这个位置了。
虽然说,这本身就是王羽希望看到的。可同样,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下一代骨肉相残。
皇帝的心思向来是复杂的,对于皇帝而言,就算是立下太子,但也不代表不给其他皇子争的希望。
身为一个太子,自然要有准皇者的气度,若是无法驾驭其他人,那他也不配当太子。
甚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甚至不是希望看到底下的几个儿子争夺,还想要看到底下的几个儿子敢造他的反。
作为皇帝的儿子,想要皇帝这个位置的话,他可以无能,也可以心狠手辣,但绝对不可能软弱。
都不敢造他老子的反,有什么资格当皇帝呀!
皇帝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左手逼着你造反,右手又防着你造反。
没有造反之心,那说明你懦弱,皇位没你的份。
你造反,那你就是大逆不道,你完了。
一入皇室深似海,不外如是。
正是皇帝的这种矛盾心理,故而,长子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懂得在诸葛亮刚刚回来的时候就去拜访他,他还是蛮欣慰的。
同时,也是蛮忧愁的。
至于现在,皇甫晴看似邀请诸葛诞共奏,实际上,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不然,怎么叫釜底抽薪呢!
只不过,王羽并不在意这点小手段而已。
不管是太子,又或者是其他的皇子,这个时候都还没长成呢,最大的长子王渊也才只有六岁。
时间还长着呢!
至于诸葛亮,这个时候同样没什么在意的。
共同表演个项目罢了,不代表什么。若说燕王一党因为这点小事就有什么的话,也没什么未来。
他如果想的话,事后自然是有的办法去善后。
而且,皇甫家的贵女与诸葛诞一曲奏尽,许氏那边也跟着出招了。
许氏的一位贵女有样学样,邀请申不害之子共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