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姚广孝,那更加是直接怀疑到了自己的内部!
无他,石勒撤的太过突然了,完全就没有任何的征兆可言。
除了临时有人给对方告密之外,姚广孝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当然,下一刻,他们就收到了曾经的中苍降将桥蕤失踪的消息。
这个时候,无缘无故的失踪,这可能是失踪吗?
同时,恰好这个时候,虽然檀道济打下了济县,可是,昌县还没有彻底打下来。
故而,姚广孝在这个时候建议放弃围点打援,实行诱敌之计,再一次吸引敌军的兵马前来前来援助。
等到敌人的兵马被吸引了出来,那他们后方的几座县城空虚,趁这个时候直接绕过前方,攻打后方的县城,在对方的第二道防线之中撕出一道口子。
而对于风后他们这样的神级谋士来说,最怕的就是什么信息都没有,没有一丝一毫的信息的话,那他们什么都无从推测。
但凡是有那么一丝一毫的信息,可以让他们在那一丝一毫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推测。
当初的张宾,光是从一个结果,能够大胆的猜测出镇南那边的情况,猜测出镇南是被赵宋摆了一道。
如今,他们大炎被埋在大汉之中的棋子,虽然地位上并没有混到高层,也就仅仅只是一个中层。
但是,能够传过来的信息虽然有限,也总比当时张宾仅仅得到一个结果要强。
故而,从那有限的信息之中,风后已经能够猜测出一些内容了。
如此一来,风后大胆想要埋伏岳飞一手。
相比于统帅来说,谋士可就激进的多了。
绝大多数的统帅,都是喜欢求稳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可是,谋士之中,相对而言,就容易出一些喜欢弄险的了。能够以阳谋着称的谋士,也就那么几个。
毕竟,统帅是做决定的那个,几十万大军的性命操持在他们手中,他们自然要慎之又慎。
和谋士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做决定的那一个,而是负责出主意的那一个。
因此,他们只需要将他们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至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衡量,那是需要做决定的那个人才需要考虑的。
而且,风后他还成功的说服了此时的前线主将石勒。
如果去救援昌县的话,那2万兵马他们不一定能够救得回来,反而还有可能搭进去一部分人。
但是,如果他们将那2万兵马当成了弃子,大可以以此来拖延住雷万均的十万大军,再做出假意支援之势,用来将更多的汉军兵马吸引过去。
但这个时候,他们却实则将主力集中在想要突袭他们第二道防线的岳飞的身上,如此一来,集中局部的优势兵力重创汉军的一支兵马,反而对于他们目前的处境来说,更加的有意义。
而且,岳飞竟然是想要突袭他们第二道防线之中的某一座县城,那说明对方的兵马撑死了很可能就是几万的规模。
如果是十几万的话,那还有什么偷袭的必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