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开发部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老团队,是萧博识跟孙晓静的共同努力下挖来的,还有一些基本都是年轻人。
从他们进门后的表情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于自己能去开发系统是很兴奋的。不管这个事情能不能成,至少对他们个人来说,能参与这样一个项目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经验。
之前也谈到了做系统很难,那么作为重生者的孟谦有没有什么优势呢?
先来看看做系统需要什么。
想做一个系统,首先要有设计思路,系统又叫系统工程,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最上端的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你得先确定自己设计出来的系统是个什么样子的。
所以在系统开发的成本中,有一大块其实也是花在试错上的,简单来说就是,微软觉得下一代系统在界面上改成这样或许不错,然后大家去试试吧,结果花了人力和时间精力去试,试了之后却发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或者遇到了技术困难无法实现。
好吧,那就只能再换别的设计思路,而这段时间的设计成本,或许几千万,就打水漂了。
所以模仿着去做一个系统,和设计一个有时代突破性意义的系统,所投入的成本是两个数量级的。
微软为什么每一代系统都要花这么多钱,就在于他们作为行业的引领者,需要创新,系统创新,就是个超级烧钱的玩意儿。
有了设计思路之后,接下去就是得有把思路架构化的能力,之后就是要有足够钱去招聘足够的人员来实现这个系统。
而且提到人的问题,孟谦一直都是宁可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团队也绝不选择外包。
这里一个现实问题之前就提到过,操作系统这么大的项目,后续一定会有各种问题,而且从现实逻辑去考虑的话,哪怕是有外星科技挂的人也不可能直接做出一个完美的系统的。
因为系统在放到市场接受检验的时候,很多模块都会进行降级,也就是做的更差一点,反而更匹配。
所以如果操作系统这种东西,小系统外包外包也就算了,准备以后跟微软干的这么大的项目拿去外包的话那真的是
胆子也是很大了。
简单分析之后,做系统的几大需求也就出来了。
知道未来系统设计走向,有成熟的架构师经验,有足够的投入资金,2001年这会儿刚开始投入的话,先砸个一两千万差不多了。
然后再看看孟谦。
你说这事闹的
这不巧了嘛
当然,要做系统还绕不开一个东西,那就是内核。
孟谦决定使用linux的内核。
关于内核要不要自己开发,孟谦考虑过一段时间,内核就是底层的一个框架,如果要自己开发也不是不能攻坚,关键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说的直白一点,自己花了很大的心思开发出来的内核,也不太会跟别人家的内核有多大区别,系统内核发展到2001年,很多根基上的东西都定了,反倒是自己研发的话,回头还要涉及到微软跟Unix的专利投诉问题。
所以像苹果也没考虑自己研发内核这个事情。
不过未来孟谦是要考虑自研内核的,因为智能时代开启了一波操作系统革命热潮,很多企业都在谋划布局智能操作系统,而在智能操作系统时代,智能操作系统内核将会打破很多传统。
后世像谷歌,IBM等企业都在研发智能操作系统的内核,可惜孟谦死的早,没有机会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