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凤姐说“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凤姐说,“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既是在显示王夫人管家的地位,又是在显示她大事并没有放弃管控的现状。
然后是,王夫人这一笑,又一点头不语。既是对凤姐办事伶俐的赞许,更是对自己会用人的得意。
所以,由上可知,王夫人不仅自己善于管家理事,而且还善于用人。同时,也可看出,王夫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而且不多言,很善于在掩饰和几乎不留痕迹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很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治世能臣的风采。
第六回,刘老老准备去贾府攀亲,捞点好处,走前与女婿有这样一段话。
[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爽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见他们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又爱斋僧布施。如今王府虽升了官儿,只怕二姑太太还认的咱们,你为什么不走动走动?或者他还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
这话里告诉我们,王夫人没出嫁时,“着实爽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可见,年轻时的王夫人,不仅很有品德,而且还善于待人接物。爽快,表达的是性情直爽,快人快语的样子。显然,年轻时的王夫人,也是爱说话的,只是年龄大了,才变得话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呢?
这话还告诉我们,王夫人如今在社会上的口碑是,“越发怜贫恤老的了,又爱斋僧布施。”可见,王夫人口碑相当的好。
但奇怪的是,像王夫人这样一个有才又有德的主妇,被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干下的三件“恶事”。一件是金钏儿跳井;一件是抄检大观园;还有就是干涉贾宝玉跟林黛玉的婚事。
我们先看一下金钏儿这件事。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战战兢兢到王夫人屋里去见贾政。
[金钏儿、彩云、彩凤、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廊檐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儿笑他。金钏儿一把拉着宝玉,悄悄的说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香甜甜的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一把推开金钏儿,笑道:“人家心里发虚,你还怄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
金钏儿是跟了王夫人十年的丫头,从小就跟宝玉熟惯,大家看她这次的言行,是不是很不注意场合,很出格!很不自重!甚至有点儿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