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瀚海唐儿归 > 第530章 无赖国主,劫道大王

第530章 无赖国主,劫道大王(2 / 5)

南平国在他的手里,一直相当安定、繁荣。

南平之民,极为感激高家父子在乱世中庇护了他们,是以民心所向。

这也是南平如此国小力弱,还能在各大国的夹缝中活得不错的关键原因。

高从诲此人,可以说在五代十国之中,治国能力是仅次于周世宗郭荣,吴越王钱缪的第三人。

只可惜,南平实在太小了,高从诲几次试图扩张,都因为体量太小而先赢后输,最后白忙活一场。

这不,已经年近花甲的高从诲,又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使得当他在府邸中得知雍辽洛阳大战的结果之后,直接昏死了过去。

因为在耶律德光刚进中原,张昭还未出兵的时候,高从诲就凭借十几年对面中原政局的关注,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他判断契丹人一定在中原待不长,而按照后唐、后晋以来的天下惯例,高从诲认为最后有能力出来收拾残局,建立新朝的,一定是出自代北武勋,素有人望的刘知远。

于是,高从诲决定提前下注,他一边按照一贯作风去使契丹人,表示臣服,薅耶律德光的羊毛。

一边暗中派出使者去沟通刘知远,表示南平国愿意支持刘知远称帝。

甚至还可以供应粮草和兵马,只需要刘知远在事成之后,将郢州湖北钟祥交给他管理就好。

而在密使启程后不久,天下形势,更加印证了高从诲的判断,契丹人在中原横征暴敛不说,还他妈打草谷,一时间反抗风起云涌。

而此时,一则消息又深深刺激了高从诲。

那就是吴唐主李璟,得到了后晋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虎刺勒的归降。

吴唐趁机将自己的国土海州并入徐州,改称淮海节度使,驻徐州。

李璟加封虎刺勒为检校太保、淮海节度使,武宁军兵马指挥使,封徐国公,赐彩绢五千匹,钱二千万。

并调江北的建武军到徐州协防,封虎刺勒长子虎威为南唐禁军龙武军副统军,到吴唐都城江宁番上宿卫,以宗室女妻之。

至此时,南唐基本全有淮南之地。

历来守江必守淮,江南政权能否安存,有淮南和没淮南完全是两个样子。

加上去年王闽的连重遇、朱文进弑君自立,李璟趁机派大将查文徽领兵出击,彻底灭亡了王闽。

这在中原大乱的背景下,以大唐宗室自居的吴唐,竟然有了天下上国的气势。

高从诲嫉妒的眼睛都红了,为什么为什么他高从诲励精图治十七年,还不如李璟这个二世祖混得好

于是高赖子等不了信使回来,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哼我高赖子装了大半辈子孙子了,就不能雄起一把

这吴唐摸得中原领土,我南平就摸不得

于是高从诲先是派水军一万沿汉水而上,去攻打襄州。

而山南西道此时虽然人心惶惶,但襄州防御使焦继勋威望卓着,他亲自上城头率领军民守城,南平水军什么便宜都占不到,只能灰熘熘的撤军。

随后不死心的高从诲,又派六千步军去攻打郢州,结果这次更惨。

郢州刺史尹实听闻南平军至,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很是兴奋,觉得立功的机会到了。

于是,说是去取郢州的南平军,还没到郢州城下,就被尹实率数百壮士拦头痛打。

南平军前锋两千人一触即溃,接着带动了全军崩溃,损兵折将退回南平时,只收揽到了接近四千人。

这一战,实在是太羞耻了,直接把身在江陵的高从诲,气得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结果今天刚好一点,起来喝了一碗白糖粥,噩耗就到了。

最新小说: 符界之主 是江还是湖 血染侠衣 地煞七十二变 炮灰女修仙记 幽冥真仙 仗剑皇子闯天涯 一个人的道门 执法堂的大师兄 鬼谷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