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闪电般伸手扯过儿子虎头,飞也似的往大宁宫的方向奔去。
虎头刚刚打翻了周三驴子的长子,还在喘气呢,立刻就被亲爹牵住,仿佛是一只风筝般,飘飘荡荡的消失在了街坊的眼中。
千石粟米听起来多,但一分之后,肯定没多少。
若是之前没有王四郎、周三驴子家的刺激,赵九郎不会很在意这点赏赐。
但这会,他开心的仿佛张昭单单赐了他家一千石粟米一样。
婴孩得到了御赐的饭食,十岁以下的孩童也得到了,东京百姓的浮躁,一下就平息了下来。
但众人都在期待着,期待着大宁宫中的圣人,他们觉得,肯定还会有好事发生。
果然,第三天,一则超级重磅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东京城。
天子调动军粮十五万石,准许东京之民按照前年丰年的粮价买军粮渡过难关,若是商人肯卖,这其中的差价,由天子自掏腰包补贴。
要知道此时的粮价,与丰年相差了快五倍,若能以丰年的粮价买,无疑极大的加强了普通百姓应对灾年的能力。
此令一出,东京城欢声一片,人人都称赞圣人的仁德。
更有话传出来,说圣人说了,绝不让一个东京百姓饿死。
事情做到了这一步,可张昭连松一口气的心情都没,这一切还要看未来几天的变化,因为他实际上根本没有十五万石多余的军粮可用。
就算有,他也不敢乱用,军队乱了,那可就是真的完蛋了。
只不过,他没有十五万石粮食,其他人却有。
那就是占据了东京开封府来自整个河南地区六成以上的土地,还在修筑坞堡,练起乡兵自保的乡间大族。
这两年虽然是灾年,但同时乡间有句谚语,叫做大旱三年吃饱饭。
这并不是说大旱三年庄稼还会长得好,而是大旱三年后,人都快死光了,剩下的人,就可以吃饱饭了。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天灾三年后,乡间能死的,都死的差不多了。
幸存下来能进坞堡的百姓,还是能挤出一些粮食的,只不过他们不敢运出来。
这就是张昭不敢在东京开军粮赈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你开了军粮,粮食价格下去了,周边乡间的粮食,就更不会进东京,这样除非能用军粮一直顶,不然的话,粮价必然报复性的增长。
而张昭现在这么一道诏令,一是显示自己粮多,二是变相承认了现在的粮价,百姓平价买,政府来补贴。
要在以前,肯定有人不信,但经过两次下召行仁政后,名声多少是立了起来些,乡间的粮食,有可能是敢进入东京等城市的。
不过张昭还是觉得不保险,那么最后一招,退还百姓的金银首饰,立刻就要提上日程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