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乃当世大才,有经天纬地之能,身受荆南百姓三十年供养,安能坐视此间百姓尽死于荒野乎”
孙光宪神色不定的看着卢琰,轻声一哼,“什么首次这天下至少出现过两次,前梁太祖朱全忠乃是一次,前唐李亚子又是一次。
特别是李亚子,承李晋王三失遗命,麾下河东代北英豪不可胜计,天下四有其三,但命运如何
还不是兴教门上一把火,反而累得中原屡遭劫难,若是这样的天下一统机会,某宁愿不要。”
卢琰本来是跪坐着的,但听到孙光宪把张昭与朱温、李存勖并称,当即就忍不住了,他也嚯的一下从胡床上站了起来。
“我大周绍明天子承祖先遗志,于万里胡尘之中忠义归国。
先收安西万里疆域,救四镇遗民于群胡兽蹄之下,再驱逐胡虏恢复中国。
今更兴文教、奖忠义,以忠孝节义治国,奖励耕织、废除苛政、大兴土木不用公帑分毫。
登大位三年,未选秀女一人,未加半分租税,此等仁德施于百姓,知人善任的天纵英主,当与汉文帝、唐文帝媲美。
朱温反复小人,残暴不仁。李亚子宠信奸佞、善财难舍,连枕边人都不能制,何德何能于我主并立”
孙光宪见卢琰如此推崇张昭,也有迷湖。
因为虽然只短短相处了十余日,但就跟卢琰说的那样,两人已经深知对方为人。
在孙光宪眼中,卢琰品行高洁,轻财重义,更满腹经纶有治国之才,他这么推崇张昭,显然并不是高官厚禄可以收买的。
此时的卢琰,正处于偶像被孙光宪质疑的冲动之中,他看着孙光宪喝道。
“我主北击胡虏,收复燕云后,于碣石山边凭古言志的大作,汝可敢听”
孙光宪此人还有个身份,其实是五代第一诗人,其人是五代极少数有大量诗作留世的存在。
其诗作既有后世花间派的香艳浪漫,又有杜工部那种反映民间疾苦的呼声,红朝太祖就很喜欢他的上行杯等诗。
所以一听到有诗词,立刻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他在胡床之下把手一拱。
“请试吟诵之”
卢琰则站在胡床上,居高临下看着孙光宪,朗声吟诵道“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孙光宪在下目瞪口呆,卢琰之吟诵了两遍,第三遍他就能跟着吟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