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胜负未定,但一开始就连输两场实在是有些面上无光。之前他们还能安慰射箭输了的同窗,此时却着实没有心情再去安慰庞征了。
庞征同样脸色难看,他会出来比试自然是自认为骑术不弱的,哪里想到竟然输得这般难看。
秦凝牵着马儿,对有些垂头丧气的庞征做了个鬼脸,庞征瞪了她半天却一言不发,最后只是沉默地将缰绳交给上前来的管事转身回到了队伍了。
秦凝看着他略显萧瑟的背影耸了耸肩“这年头的年轻人真是一点也经不起打击。”她被人打败了多少回了,也没这么垂头丧气的模样啊。
第三场由国子监的赵麒出战孙茴,两人用的都是七弦琴,最后赵麒略胜一筹总算是为两院学子挽回了一些颜面。
两人倒也十分和气,胜不骄败不馁,各自行礼退场。
孙茴虽然输了,却也没有人看轻她。
赵麒的琴艺在上雍勋贵子弟中本就颇有名声,两人同在上雍孙茴自然也是听过他的名声。更何况,孙茴会略逊一筹更多的还不是琴技高下,而是发挥问题。
大约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事情,孙茴这个闺中少女的心态确实不如需要参加科举的赵麒好。
见赵麒胜了,台上的廖维等人也微微松了口气。
下一场便是书了,这一场安澜书院出战的是郑景溪,而另一边则是国子监的一位年轻学子。
书,并非是指书法,君子六艺中的书本是指六书。但都是自诩才高之辈,自然不会比试这些基础的东西,因此这里的书指的是科举所需的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
这一场两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从蒙学开始就是为了科举做准备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放弃很多东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安澜书院的姑娘们,再如何厉害的才女,终究不可能如他们一般十年寒窗去苦读这些东西。
“王妃认为,这一场谁的胜率大一些”廖维笑眯眯地捋着胡须问道。
骆君摇挑了挑眉,笑道“谁知道呢。”
廖维摇头笑道“王妃何不承认这一句安澜书院必输。”
骆君摇却笑容不改,“廖大人,如果这一句国子监输了”
廖维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微僵了一下,国子监若是输了何止是不妙,就算是打成平手或者是赢得不好看,国子监的脸都挂不住。
国子监日日读着圣贤书,有天下最出色的学生最博学的名师,结果却不能碾压一个年纪比自己小的姑娘,这像什么话
就算是赢了国子监又有何脸面去外面宣扬
两人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台下的比试已经开始了。
由安澜书院选择一位先生和临风书院的余昉一起,轮流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