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访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私密的空间,而是aJoy上提供的休息区,旁边一直都有人来人往,只不过能认出楚垣夕的不多,认得记者的就更少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认出陈炳烨来了?即使看到旁边有摄影师架炮,仍然有几个小姐姐跑到陈炳烨身边,继而招蜂引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楚垣夕一看这个架势,顿时戏精附体,饱含深情的说:“杨正永远是我兄弟。”
陈炳烨因为跟楚垣夕还算有点熟的,一看这表情就觉得诡异,这表情也太丰富了吧?是用来付代价的那种兄弟吗?
记者:“您对杨总怎么评价?”
只听楚垣夕接着说:“阿哑可以说是少年英雄了,年少有为,我不及也。想一想阿哑差一点点就零零后了,98年的,居然做到开门客的COO,这个年纪我在做什么啊!”
“那他当初是怎么离开巴人集团的呢?”
“都赖我都赖我。”楚垣夕如丧考妣,说:“因为一开始阿哑不同意全职加入巴人,他当时手里有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合同,不想毁约,也需要时间去做,所以就挂在体外。这样我当时没给他期权,给了他投资权。期权就相对简单了,按服役年限兑现,投资权略复杂,他也没在意,其实我知道还是有价值的。
后来吧,我就应该力劝阿哑放弃他的声优生涯,全心全意的加入到巴人。至少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巴人已经呈现出日出之势了,那个时候跟他说转全职应该是可以的。他在巴人一直都干的相当不错,对我们这个初步捏合的团队非常重要,巴人早期作品里有不少是阿哑配音的,还出镜过。结果我这一忙就给忽略了。”
其实到底是忘了还是没忘,真相是什么只有楚垣夕自己心里清楚。当初的状态大家都保持着缄默,所以随便他怎么解读。实际上那时候楚垣夕一直等着阿哑来换合同,并不是不想给,但不可能主动给。
最简单的问题是,换合同的时候期权给多少?当时巴人已经非常成功了,跟一开始聚义厅里封官许愿的时候不一样,公司成立的时候说是估值1000万,各个期权几十万几百万,那个时候没人在意,因为只有楚垣夕实缴资本400万是真的。但到了三四月份楚垣夕主动给阿哑换合同,然后给人家0.5%的期权,合适吗?双方肯定都觉得不合适,楚垣夕觉得给多了,阿哑肯定嫌少。所以得等穷且奢华的年轻人主动提起。
不过现在掰扯这个已经没用了,已经转到敌对阵营,今天楚垣夕大闸刀举起来是为了削人的。不过不是他亲自削。
从程慧琳接受采访的前后大刀阔斧改组开门客管理层,空降了大量高管,特别是从孙大圣那空降过来的人充任要职,他就已经准备好开刀了,只不过一直耐心等到今天这么个自然而然的场合。
这个刀,叫做“授人以柄”,今天采访的内容都是柄,至少是做柄的材料。抬刀的是楚垣夕,挨刀的是阿哑,但是谁需要用刀的“人”呢?emmmm……
记者看着采访提纲怎么感觉都不对味,但是没奈何,必须这么念:“就是说,杨总本身在自媒体上,并不是设计内容,而是执行内容的?”
“啊,设计执行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小团队的特点是人人都贡献智慧。”楚垣夕反而替阿哑“遮着说”,一副十分怀念当初的样子,继续对阿哑保持高度赞扬:“反正当时没有及时的给阿哑期权是我的错,我也没想到年轻人的内心比我这种老油子敏感的多。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导致巴人错失一员大将。嗯,当时看是大将,现在看简直就是痛失左膀右臂啊!我后悔死了都。”
“您对杨总评价这么高?”
“那可不是么,巴人现在缺的是帅才不是将才,集团化改组之后各个分公司倒是都还可以,能帮我统筹全局的人选就差点了。目前显示出有些帅才的也就是李路军,我们叫他声叔。当初阿哑还是声叔介绍给我的,没想到他居然能当COO,巴人这里缺总裁缺COO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