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健纲来说,九月是生死大考,相当于做移动互联网的做出产品来了。做出产品不但要面向用户,还要给投资人看,看产品本身,看用户数据。情况好,可以立刻开始下一轮融资;情况不好可以包装成“好”,是否融资看自信;情况糟糕的可能就要考虑怎么收手了。
像小康的A轮融资,楚垣夕其实就是在数据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确定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没那么理想,于是大胆开启下一轮融资。毕竟他这套玩法在全球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互联网轻资产和实体重资产的强烈结合,是新零售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在大的红利没有消失的情况下,投资人也不并非万能,在缺乏对照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导。
而他之所以有充分的信心以路演的方式展开这轮融资,也是因为创业有困难很正常,针对性的克服就是了,完全一帆风顺没任何阻挠的创业本来也是极少数。所以归根结底,是楚垣夕本身就有信心解决这一次创业中遇到的新问题。
巅峰视效的平台实际上早就完成了基础的版本,连《动物公司》的动画都做出好几集了,但是那个不是面对用户的,易用性极差,杨健纲雇来的策划是在程序猿的贴身支持之下才能编的下去,不然连调试的按钮都找不到。
这个平台,逻辑上是用户编表格,调平台资源,输出视频。但问题是就像真人拍片一个场景得重拍十几二十次一样,动画一样要在编辑环境下反复调优。
这个“中间状态”的调整过程不能每次都让用户去写表,因为“写表-转码-引擎整合资源-输出”的过程是需要消耗时间的,可能用户只是需要调整其中一个细节看看效果,结果表格一变,十分钟出去了。这就相当于拍电影拍到吃大餐的场景,演员的情绪一直不对一直重拍,反复吃十次一样。表情不对就重新吃,这谁顶的住啊?
所以必然要给普通用户提供易用的环境,在中间状态下不需要写表,直接操作编辑器就能调出资源看效果。而且不但要容易操作,还要能够兼容复杂的操作,比如允许用户的角色跑动的同时摄像机沿着另一条轨迹同时移动。
这就是引擎的“商用”必须顶上来的需求。完成这个需求需要程序猿做出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的完成度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推广时期UGC用户的留存。太复杂了不行,UGC用户危难情绪发作就不玩了,功能太少了也不行,用户没法实现自己想要的表现,同样不玩了。这都是非常考验产品经理的因素。
楚垣夕对巅峰视效上心,是因为他必须了解第一手的信息,这样在杨健纲犯错的时候他才能纠正。同样的,如果了解到这个产品确实不行,拿不出手,他得想办法跟投资人解释,然后给杨健纲争取dey的时间。
甚至于,出现极端情况,他得提前准备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案。
这毕竟是巴人集团的第一次孵化,而且还是个体量很大的项目,A轮融后已经8个亿了,融资额超过一个亿。楚垣夕可以容忍巅峰视效因为整体实力不足,因为技术性的原因开发失败,那说明想法确实太超前了,努力了,但是目前的技术确实做不到;也可以容忍最终无论通过何种运营手段就是没有UGC用户感兴趣,没有开发者导致失败,这说明一开始的研判有问题,方向就错了非战之罪。
但是他不能容忍因为犯其它错误导致本来能够成功的平台走向失败,这个实在太伤人,既伤害巴人内部有创业计划的员工的信心,也损伤他自己的名誉,巅峰视效的A轮融资等于是他在给背书的。
自从杨健纲提出创业以来,巴人内部虽然除了赵杰那边之外没人再提这种要求,但是肯定有不少员工跃跃欲试,盯着巅峰视效看结果呢。产品做出来,无疑是一个非常好检验结果的时间点。
杨健纲无疑也是忐忑的,不过他忐忑的是怎么运营,怎么撒钱推广,这方面他毫无经验,也就建立不起正确的预期,每天患得患失。
作为一个账上有一个亿左右现金的CEO,这种表现实在太逊了!这样,没有失误都能让他整出失误来,也就是非受迫性失误,楚垣夕不得不把他拉到巴人这边,拉上从羊城回来的袁苜一块开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