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让马晓溪不要问金旭的原因,她问了金旭,金旭肯定要去找刘璐,刘璐先开口,楚垣夕再做某些决定就十分尴尬了。反过来,他先做出决定,刘璐再开口也是针对事件本身。
实际上看到董冒被开,而金旭那边狂招人,楚垣夕心里已经产生了几种猜测,全都是非常阴暗负能量的猜测。
这时董冒磨叽了半天终于又回信了:是我犯错误了,我不该问新同事的薪资。
楚垣夕:你不是说你想不开吗?问了新同事薪资之后想不开?
董冒:不是,是我被调了岗位,有点想不开。
楚垣夕:为什么被调岗啊?调的什么岗?
董冒:调我去和物流对接。至于为什么被调,可能是金总重新看了我的简历,觉得我更适合去干简单一些的工作。
楚垣夕:你这不挺想得开的吗?怎么又要离职?
董冒来回几句发现楚垣夕都是秒回的,也就逐渐放下拘束,先发了个熊猫头偷窥.JPG,然后说:不是,是金总招了三个新人顶我的原来的岗。然后交接完了他们还是不会,每天都来问我问题,我就按捺不住问了一下他们的薪资。
楚垣夕大概其已经知道董冒身上发生的属于那种情况了,也说不定是几种情况之合。
他问:然后呢?
董冒:然后金总就找了我,跟我说公司章程里有规定不可以互相打听薪资,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楚垣夕心说这倒是确实,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里都要求薪资保密。不但薪资保密,期权也得保密。很多公司发期权的时候直接说明,只要有第三个人知道你的期权数,就直接废掉这部分期权。
不过小康里期权是作为任务奖励存在的,巴人虽然不是OKR制度但是改组架构等等过程中也是公开期权发放的,所以没有要求保密。
所以董冒要是问完薪资之后才想不开倒是很正常,他当店员的薪资是5500,这还是提过一次的,转岗到马晓溪那边,楚垣夕亲自调岗又给他调了一次,一年两次加薪,现在是6000。那他当然想不开,要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接他的班,人家有文凭,比他多点很正常,三个人接换成楚垣夕自己都想不开。
但是刚被调岗就想不开,那么产生情绪的时间就比较积极了,是因为工作主动性的原因想不开。
楚垣夕继续问:然后呢?十分严重的问题,金旭打算怎么搞?
董冒:金总说他也是初到小康不太了解企业制度,得找人研究研究,包括我的期权怎么处理。我觉得特没意思,就说我没有期权,干脆我离职吧。
楚垣夕心说这孙子可够假惺惺的啊,还特么研究研究,期权怎么处理跟你丫的有什么关系啊?
他问:那他没说你主动申请离职拿不到离职补偿啊?
董冒发了个666:他说了,他真的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