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樊则鲜明的指出作为培育IP的方式,买量不好,对小游戏IP这套计划很不好。虽然买来的玩家也玩你的游戏,但是还得靠运营转化几波,过滤掉一大批之后才能留下成功转化的IP粉,远不如自然吸来的玩家,很容易就是IP粉丝了。
但楚垣夕又摆出数据,79%的次留,48%的周留存,无论怎么说至少《动物公司》的根基是妥妥的,1000万DAU之前即使从纯的游戏运营的角度来看买量肯定是赚的,单就这个游戏而言卖钱也能卖不少呢,何况是和《动物公司》IP挂钩的,未来还有迪士尼的加持云云。
老樊不为所动,IP粉丝的留存率本身就高,小游戏对留存更是非常敏感,高一点也是正常的。
总之,楚垣夕咬住一点,小游戏IP计划的价值在于这套机制本身,而不只是产生几个适用于游戏的IP,吸纳游戏玩家加入粉籍这么简单。而老樊虽然认可这套机制的价值,然而他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呢?他笃定楚垣夕拿不出一个确切的价值模型出来。
没想到楚垣夕呵呵笑着甩出一组数据,“您有没考虑过,我把巴人游戏单独分拆出来运作香江上市的可能啊?中手游还有一周就要IPO敲钟了,发行价按¥计算预计超过57亿,基石投资人团无比强大。您应该知道中手游的盈利情况吧?”
中手游的情况是公开的,想IPO就必须要公开招股说明书,去年一年盈利3亿出头,今年上半年暴增到2.5亿,略逊于《乱世出山》手游搞活动的时候一周的收入,这还没算巴人游戏海外部分的代理分成呢。
不过这种信息声叔并不知道,在旁边一听,耳朵立刻支棱起来了,按特么中手游的利润和股价,巴人游戏至少应该值1000亿,没说的!卧槽300亿我们不卖啊!
他所知道的是,接受上市辅导、提交招股说明书、运作IPO流程等等其实早就程式化了,有专门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只要业绩到了而且数据真实可靠,同时行业没问题,不是黑产之类一看就是歪瓜裂枣的,香江交易所那边没问题。
自媒体就稍微差点,但是游戏公司没毛病,去香江上市的大陆游戏公司多了去了!对啊?楚垣夕为什么不分拆上市呢?集团化是个妙招啊!
只听楚垣夕问:“您说中手游为什么能够拿到接近12倍PE这么高的发行价?他的优势是什么?或者说巴人游戏比中手游不足的地方是什么?”
老樊的眉毛拧成死疙瘩,因为他比声叔懂的多的多,他听懂了。所谓基石投资人,就是香江IPO时认账的投资人,承诺以IPO的价格买入然后锁定,与我大A股的上市承销商制度不尽相同。
香江IPO可没有我大A股的新股神话,当天破发的有的是。中手游的投资人是包括阅文集团、快手、B站在内的多家新潮明星企业,这些机构都能认账,说明中手游确实值这么多钱。
楚垣夕问的问题其实阿里内部也问过,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就是假设巴人游戏现在启动香江IPO,上市发行价能够做到多少钱?这种更具金融专业的问题,特别是对发行价进行预估的方式是阿里最熟悉的,套模型就是了,然后自然而然看得到巴人游戏的短板。
今天楚垣夕这么一问,老樊立刻对上了号,中手游的强项就是巴人游戏的短板。中手游储备了一大串超级IP的授权,《海贼王》、《龙珠》、《火影忍者》、《龙族》、《仙剑奇侠传》、《大富翁》等等等等。同时产品线极为丰富,运营能力久经考验也很可观,生命力达到3年的手游产品就有十来款之多,月流水几千万、上亿,甚至两亿的产品梯队齐全。
这是长盛不衰的保障,是市场给予更高PE的价值观之所在。12倍PE,对于游戏公司确实不低了,但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和其它类型的化工、农业、汽车、电子乃至手机行业等等一比,可以说是处于绝对底部,即使是经济寒冬中的今天。而巴人游戏并不具备这种底蕴。
但是月流水这么高,为什么利润上不去呢?因为买量成本吞掉了大部分利润。这方面是国内游戏公司通行的,中手游的买量数据并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