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表示,合众国的国力和军力都在向东方战场倾斜,需首先解决日本,然后才能全身心地对付第三帝国。
说完之后他还用别有意味的眼神扫视了一圈中夏代表团。
众人的目光纷纷向中夏方向汇聚,然后全都停留在了江东脸上。
江东向吕卓然使了个眼色,后者站起来承诺。
就算没有盟军的帮助,中夏也有把握在明年上半年结束日本战争。
言外之意是说盟军可以将力量向西线抽掉了。
另外吕卓然还说道,如果一切顺利,倭岛上的战斗将在明年三月结束。
吕卓然的发言前后有些矛盾,约瑟夫、马歇尔和艾德礼等人从这几句中猜测出,
在东方战场上,中夏一直没有尽全力。
他们有力量干脆利落地解决日本,但却是一直拖着,似乎有其他意思。
第二天的会议很快结束,暂时没有达成共识。
随后三天的会议江东没有到场,而是完全交给了吕卓然和卫俊如。
约瑟夫同样没有出席,似乎不愿意参加口水战。
江东带着年轻漂亮的秘书吉莉安在巴格达周围转了一圈,领略地区风光,表现的十分悠哉悠哉。
这一幕看在约瑟夫、艾德礼和马歇尔的眼中很不是滋味。
会议持续五天时间,最后一天时所有人皆出席。
因为口水战已经结束,四国达成了协定。
巴格达会议结束之后,同盟国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毛熊倾尽全力,争取在开春前重创当面的180万第三帝队,中夏和其他朋友要工业和军事装备的支援。
第二,中夏向所有同盟国承诺,明年上半年结束东方战争。
在此之前,将中夏第一和第二远征舰队交给西线盟军最高指挥部指挥,全力配合开辟第二战场。
各国同时也保证会保障中夏公司在海外的利益。
第三,确定开辟第二战场、登陆西欧的作战行动最晚不得超过明年3月。
从会议结束之后,西线盟军要开始对第三帝国及其控制国实行战略轰炸。
战略轰炸的目的是摧毁和打击第三帝国的工业、经济,瓦解民众的抵抗意志,从而削弱其军事实力。
战略轰炸的首要目标是船坞、飞机制造厂、钢铁厂、炼油厂等等,让第三帝国无法进行正常的军工生产。
首要目标之后是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枢纽或交通干线。
同时要尽快取得制海权,断绝第三帝国的外部资源供给。
巴格达会议将反法西斯战争看作一个整体,初步做到了相互支援、相互策应。
盟军的协作进一步加强,高举正义的旗帜,大踏步的进军。
曾经的暗无天日和人心惶惶一去不复返。
大家给我投票吧,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