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以后就这样!”
女人好像机器一般,脸上的表情说变就变,
“电台在哪里?”
“后面的卧室……”
“带我去!”
拿出电台后,女人熟练地戴上耳机开始发报,滴滴的声音在屋子里轻轻回响。
掌柜的一直站在边上,神情恭敬。
。
重、庆,蒋委员长办公室。
“世和啊,给江东的东西准备的如何啦?”
自从收到江东发来的报捷电报之后,委员长的心情就一直很不错。
“宋部长拨了30万大洋、一万多件军服以及差不多一个团的装备!”
王世和认真的说道。
“咦……”
委员长眉头轻皱,很是不满意,
“怎么才有这么点东西?”
“是这样的,校长,由于日军的封锁,宋部长那里各方面的物资都比较欠缺,暂时只能拿出这么多。”
委员长依旧摇头,
“这么大的功劳,用这么点物资就给打发了,显得我这个做校长的太小气。”
委员长缓缓踱起了步子,半分钟后他继续说道:
“大洋再加20万,我知道这点钱政府还是拿得出来的。”
“是……”王世和点头记了下来。
“另外,武器装备就不要拿了。江东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缴获肯定也不少。还有他和德国人做的那些事情我也是知道的,这些东西他不缺。
把装备都换成药品吧,大胜仗必定付出了大代价,药品能够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明白,我马上去宋部长协商!”
王世和心中有些酸溜溜的,虽然都是领袖的学生,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这些东西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准备好?”委员长又问道。
“额……”王世和认真想了想,
“至少需要3~5天吧!”
委员长没有再多说什么,轻轻挥了挥手。
王世和识趣的退了出去。
“汪兆明……江东………“””
等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委员长目光幽深、口中喃喃重复两个名字。
与原本的历史时空有些许的时间差异,躲在河内的汪兆明1月2日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
汪兆明在艳电中大谈特谈他的和平救国理念,有心之人皆能看得出来,汪兆明此举已经背叛了他的信仰,背叛了生养他的国家,把卖主求荣的心态表露无遗。
与原本时空不同的是,“艳电”并没有打击国内军民的抗战决心,也并没有让那些动摇不定的人全部投到汪兆明的那边。
因为这段时间全国各大报纸都在争相报道独立旅在高坪取得大捷的消息。
两相比较之下,社会各阶层对汪兆明的艳电看得更清楚了。
一时间,社会各界掀起了讨伐汪逆,严惩卖国贼的呼声。
民众们对国府半信半疑,只因中央日报和蒋委员长还未对汪逆之事发表过明确的态度。
庆祝独立旅大捷的游行和讨伐汪逆的游行每天都在重、庆的街头上演。
民众们需要看到国家高层的态度!
委员长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汪兆明是国、民党的元老,党内还有大批的人是其忠实的追随者。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国府和国、民党内部都会发生动荡。
自从汪兆明逃到河内后,委员长每天都给其发电报,劝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