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隐晦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怎么大的事情。
他一个太子府,没有多少人才,能推动的了吗
陆尘没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继续说了下去。
“修路,可以降低土地的收益率,让一些大地主,不着急去兼并土地。”
“同时,能拉拢更多的普通百姓,他们通过修路,获得更好的生活,自然会支持朝廷。”
“而要修路的条件,便是人口土地足够,修路才有意义。”
“故,到时候统计的阻力大大的降低。”
“等朝廷掌握了一些数据,到时候推行的时候,这些人想要隐瞒土地就难了。”
“接下来,就是官府升迁的考核。”
“土地在册多少,朝廷至少知道一定的数据。”
“县令考核成绩,可以直接考核土地田亩数量,这数据,总该只增不少了吧”
“同样差不多的县,我增长,三万亩,你增长,三千亩,我不派人调查你调查谁”
这话,让李世民想起了,陆尘之前数学治国的道理。
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如此,确实是好办法。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陆兄弟,若是要推进,朝廷需要多久才能推动”
“按照步骤来,还是十年之后开始推动。”
“到时候,主要的一些地区,都修上了水泥路,朝廷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若有人试图反叛,骑兵数日可到达,快速的剿灭。”
“而且,百姓富裕,生活较为安定,谁都不想打仗,要造反,也没有多少人响应。”
听完,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又觉得,这十年的时间太长了。
他不知道能活多久。
十年之后,他都四十多岁了。
要推动此事,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搞定的。
并且全国推动之后,为了不让制度崩坏,下一任皇帝也要能镇得住。
若是,李世民能多在位几年,将这项制度稳固下来,那么下一任皇帝接手,就容易多了。
故,李世民不想拖到十年之后。
李世民拿起一杯茶来,慢慢的喝了起来。
“陆兄弟,这是长期的一项战略,有没有短期内,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多修路。”
李世民感觉,自己要尽快的推动此事。
一直拖下去。
等这些世家继续做大,到时候推动的难度会更大。
他更担心,下一任皇帝压力过大,到时候没有魄力推动下去。
陆尘拿起一杯大茶杯来。
望着窗外。
“当然有了,就是不知道当今皇帝,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陆尘看着外面,陷入了沉思当中。
此时,李世民有一种错觉。
感觉,陆尘才是指点江山的人。
而他这个皇帝,好像是他的臣子一般,听他的指挥。
但,李世民又心甘情愿。
李世民也是呼吸重了起来。
他喝了几口茶,然后才说道请陆兄弟教我。”
一个皇帝,能说这样的话,已经是相当的不错。
陆尘转身,看着他说道“海外,引导这帮勋贵,将目光投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