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哈德利教授叫她去了自己办公室。
两人分别坐下,教授道“你前两天发的学期总结我看完了,可以这么说,当初你坐在我办公室说你的计划的时候,我没想到你的进展会这么迅速,一切都顺利的让人惊讶,你所有的实验都能出结果,而且具有重复性。毫不夸张地说,你在分子生物学这个领域是有天分的。”
哈德利教授扫了一眼她的学期总结。
这是已经被他打印出来,而且还写了批注的版本。
“按照你现在的进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可能在二年之内就能研究出来这一条通路。之后就是针对hotair的调控,我想这个你也应该有思路了”
顾棠点了点头,哈德利教授道“还有一点,就是你的文献打算怎么发我注意到了你的研究方式,你是先在heg2里实验,然后在其他几株细胞,包括人原代细胞里重复,这样将来等你做完最后一步,结果是一起出来的。”
“十几株细胞,最后的统计分析工作会非常庞大,你现在就应该准备论文了。”
顾棠骄傲地笑了一下,有点炫耀的姿态,“其实我连最后的恒河猴的文献题目都想好了在恒河猴中通过对hotair的调控来抑制肝肿瘤细胞生长以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哈德利教授都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大笑了,他十分想拍拍顾棠的肩膀,说一句我等你得诺贝尔奖。
他道“你这个暑假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未来会很忙的,相信我,你越接近最后结果的时候,你就越停不下来,我估计一年后,你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科学会让你从灵魂都燃烧起来。”
两人正说着话,哈德利教授的门被敲响了。
哈德利教授说了声进,门打开,进来的是同样在哈德利教授这里读博士的学生,阿曼德邦克。
这已经是他的博士第二年了,他的研究方向同样是分子通路,不过跟顾棠不是一个通路。
这人眼睛是红的,在白皙的皮肤映衬下,还是挺明显的。
邦克一进来就站到了哈德利教授面前,“教授,我两年的时间,我”
他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我找错靶点了,我发现374k结合的靶点不是蛋白,不是蛋白激酶,也不是gcr,更不是细胞膜受体,它结合的是个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
说完这个,邦克都快哭出来了,从顾棠的角度,还能看见他又长又浓密的睫毛上挂了半滴眼泪。
找错靶点是真的惨。
邦克转头看了顾棠一眼,“你的实验顺利吗”
就还挺顺利的,不过这会儿不能这么说,顾棠道“还行,头一年,我才做了半年实验,还有一半时间是在上课呢。”
虽然他们每个月都要讲一讲实验,不过多数情况下说的是方法是技术,是实验思路。具体的内容还是不太说的。
就像邦克的研究对象,他刚才说的是374k,这就是个编号,顾棠除了能从最后一个k看出这是个激酶,她连第一个都不知道代表什么。
邦克又转过头看着哈德利教授。
教授问道“咱们从头理一遍,你现在发现的证据都有哪些”
顾棠起身离开,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她能听的了。
研究两年找错靶点,他是肯定要延期了。
另外顾棠其实还想听听他的错误路线的,这个时候哈德利教授应该会开个专题来讲一讲的,这也算是个错误案例,整个思路都很有借鉴的意义。
八月份,等顾棠自驾游放松回来,她再次听到了詹明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