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问“演得很烂吗”
梁导反问“你觉得你演得好吗”
柳苇“还行吧,也没那么烂”
梁导把她带到办公室,认真的问她“你演的时候在想什么你不喜欢剧本对这个角色的意见这么大吗”
这差不多就等于是掀桌了。
这要不是她,换任何一个演员,梁导都能把她整得有苦说不出。
可他之后也反省过了。
这里面至少有八成是他的责任。
柳苇从出道起,除了拍了半部王导的片之外,剩下的片全是他拍的,说她是他的亲传弟子都不过分,那真是捧在手心里捧出来的。
所以她也就从来没想过会得罪他。
她胆子太大了根本没想过他会生气
你演得好,跟我导演有关系吗
你在我的剧组,跟我玩阳奉阴违
你是嫌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再说一遍,换一个人,梁平能整死她。
可转过头来,这人偏偏就是柳苇。
梁平从第一次用蜘蛛吓她起,到现在,三年了,他亲眼看着这个演员在镜头前徐徐绽放。
他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这么调教一个演员,从无到有。
这算是他的高徒。
怎么说呢。
自家孩子,还能扔了吗。
她就是真把我气死了,我还能怎么着她吗。
梁平自我说服之后,开始担心自家孩子这是不是叛逆期到了,怎么一下子背着人玩这么大,对他有意见了
柳苇先真诚的说声对不起,然后才说“我就是觉得,现在不这么演,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有机会演这个角色了。”
她会撞上同一个角色吗这一次错过了,过个几年,她话语权大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演了吗。
未必吧。
这世上有一直演同一个角色的演员,一直一直在同一个类型里打转出不来。
但是也有错过就再也遇不上的角色和心境。
她现在还敢演,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她势头正旺,投资人给力,市场反馈好,人又年轻漂亮,还有胆子去冒险。
过了这个时期,她可能就演不成了。
梁平听她说,点头,叹气“你这是入魔了。”
演员都有这种犯病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看好的这个项目是个不能错过的大饼,这个角色是生平仅见的好角色,这个故事是前所未见的好故事,演上了就可以走上人生颠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的演员赌对了,确实凭这一个角色一个戏走上去了。
更多的赌错了,从此不见了。
问题是一部戏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运气因素,所以在揭盅前,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赌赢了还是赌输了。
就比如柳苇的这个戏,她是演得很好,让梁平自己说,他都觉得这比他之前的设计要高明得多,一个有特色的角色跟一个套路的角色哪个好显而易见。
但它就一定会成功吗观众会喜欢吗会不会招来奇怪的骂声等等。
市场是最不可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