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还是五个孩子。
不过除了魏子昂,其他几姊妹其实已经习惯了,欢天喜地的接过铜板,跟爹娘道谢,然后仔细把铜板收好。
这几年,每年姜虎二娘都会给孩子们几个铜板,还有过年的压岁钱和生辰的时候也会给一点。
虽然不多,全部加起来,每个孩子一年大概也就十来个铜板。
可这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非常值得激动的巨款。
姜裕前几天刚过了八岁的生辰,又长大一岁了,好像在吃了一碗长寿面之后,人也一下子长大了似的。
这会儿见魏子昂拿着铜板,有些不知所措,拍拍他的肩膀。
“晚点让小雪给你做个荷包,你要是舍不得用,就把钱留着,以后万一想买点什么呢”
小雪刚把铜板放好,就听到这句话“对哦,子昂还没有荷包呢,我之前忘记做了。”
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荷包,是小雪自己做的,她自己的那个最丑,是练手用的,其他人的,就是一个比一个好看了。
刘泽是最后一个收到荷包的,所以目前刘泽那个最好看。
“对了,正好我最近新学了几种花样子,子昂想要什么样的”
“我都可以,谢谢二姐姐。”
再等两月,小雪就六岁了,比魏子昂大一年呢,所以魏子昂也学着小米的称呼,一直叫小雪二姐姐。
小米连忙插嘴“梅花吧,我记得二姐姐已经学会绣梅花了呢,给小哥哥做一个梅花的荷包。”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管魏子昂记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遇到小米之前,肯定遭受了很多的磨难。
小米希望他像梅花一样,捱过寒冬,历经磨难之后,就能迎来傲然绽放,香气扑鼻的花季。
其他人都没察觉到小米的深意,只当她正好看到小雪学绣梅花,所以才这么顺口一说。
“那就梅花吧,等下午回来我就给你做。”
小雪现在非常热衷于刺绣,虽然手艺还算不上精湛,但进步也很快。
不仅是刺绣,连简单的衣服,她也能做了,针脚一点不比二娘差,甚至很快就要超过二娘了。
姜虎把牛车赶出来“走了,我们出发咯。”
小米连忙一把抓住魏子昂“小哥哥我们走”
小雪也带着铁蛋跟上,只有姜裕没跑,一直等着娘亲关了门,这才一起出发。
时隔半年,一家人再次一起到乡麻镇,却颇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镇上明显没有去年那样热闹,街上行人的表情,也少了几分朝气,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从之前那场灾难中,恢复过来了。
姜虎率先带着一家人到了同福酒楼,酒楼大门开着,但是没什么客人,清冷得很。
刘掌柜撑着头坐在柜台后面,闭着眼睛不知道是在养神,还是在想事情。
还是被小二叫了一声,这才看到已经从牛车上下来的一家人。
“姜老弟,好久不见,你们家还好吧”
刘掌柜从柜台后面出来,衣服空荡荡的,消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