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二娘都很惊讶,她知道要离开,但是没想到是现在。
姜虎却是已经考虑好了,点点头“没错,明天一早我们就走,之后刘家的管事,会带着我的书信来家里拉粮食,到时候你照做就行。”
“还有,这件事暂时不许声张,我待会儿写一封信给你,明天下午天黑之后,你帮我转交给刘阳。”
老张连忙表示知道了,他会警告其他人,让大家暂时保密的。
长工们的几个孩子已经睡下了,姜虎只叫来了另外两对夫妻,同样是嘱咐了一番,重点叮嘱,以后老张就是家里的管事,地里的事情,由他负责。
等几人自个忙去了,姜虎才拉着二娘回屋。
“二娘,你先收拾东西,只要一些贴身物品,换洗的衣服,还有家里银钱带上就行,我去通知孩子们。”
姜虎转身就要走,却被二娘一把拉住了“怎么这么着急,之前不是还说等几天吗明天就元宵了呢。”
“刚才村长又说起老大的婚事了,你也听到的,反正都要走,早点离开,早点清静,不然接下来几天,少不得会一直催咱们。”
去县里这件事,事实上姜家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这几天,姜虎和二娘也商量了好几次。
本来他们心中还有几分不确定,但有了谢婶子之前非要说亲的事儿,反而让两人有了决定。即便已经尽可能低调了,可姜家在附近十里八乡的,还是太过惹眼,以前还好,现在孩子们渐渐大了,打主意的人渐渐就冒头了。
谢婶子这件事,只是第一个,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姜虎这几天想的最多的,还不是关于老大姜裕的,而是关于女儿的。
尤其是小雪。
毕竟小雪今年就要十岁了,再等两三年,也会有人开始说亲了。
之前刘伯说的一句话,他非常赞同。
留在福安村,小雪未来的夫婿,只能在附近村落选择。
倒不是姜虎眼光高,他只是觉得,自家女儿好赖也算一个手艺不错的绣娘,一副绣品一两百铜板,比好多当家男人赚得都多。
而且女儿还会读书写字,性情温和,不急不躁,不说嫁入豪门那种妄想,但是找个家境殷实的好人家,还是没问题的。
姜虎不想让小雪随随便便的,就嫁出去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考量,另外还有魏子昂姜威,两人读书都还不错,早晚也是要去县里读书的。
等这两兄弟走了,家里人可就更少了,于情于理,他去县城的心,都比留在福安村更重。
并且,早去比晚去更好,趁着孩子们都还小,也能早点熟悉县城周边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这次姜裕回家,刘伯已经让人送了路引回来。
也就是说,离开福安村之事,已经定下来了,只是一直没有告诉孩子们,更没有让村里人知道。
而刚才村长那几句话,只是把他们离开的时间,提前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