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愣了一下“最近好像都没什么事,怎么了姜哥,嫂子找春花啊”
“不是。”姜虎摇头。
“这干活要包午饭,我们家事儿也不少,就想外面找个人专门煮饭,十五个铜板一顿饭,弟妹要是想来的话,我就不去找别人了。”
“来来来”张远想都没想就连连点头“肯定来,姜哥你真找对人了,春花做饭可好吃了,还经常帮人做席面呢。”
“真的,那可太好了,等开工那天,你们一起过来。”
有个做饭好吃的厨娘,可以让干活的干劲提升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
等到第二天,姜虎果然一大早就进城去了,办理地契这事儿,自然有专门的官员,还不至于会惊动更上面的人。
不过在出发之前,姜虎还是特意包了几个红包。
这几年找人办事儿,他也是熟门熟路了,有些时候,一点点银钱,就可以非常的省时省力还省心。
然而让姜虎意外的是,今天一路走来,他准备送出去的红包,都被人拒绝了,并且还一路畅通无阻。
尤其是那办地契的官员,在仔细询问之后,就麻溜的给他办理了地契,完全没有为难的意思。
从进门到离开,全程不到两刻钟。
到最后姜虎不得不感叹,这县衙里果然还是清风朗月啊
而不小心听到爹爹感慨的小米则表示,这分明就是上面有人打了招呼,所以才会这么顺利的好吗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姜家的猪圈,开工啦
在四月初八这一天,随着姜虎第一锄头下去,加上专业师傅一共十五个人,就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了。
大家先搭了一个简易的亭子,就在猪圈外面不远的地方,让春花方便煮饭。
然后是清理杂草荆棘,还有一些野生的树。
姜虎找了一处没有大树的地方盖猪圈,这里正好也在十亩荒地的边缘,就靠近小溪流。
等猪圈盖好了,煮猪食的锅也在靠小溪这边,到时候挑水也方便。
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姜虎和七喜也去帮忙了,中午饭都直接在那边一块吃了。
二娘和杨婶子在家照看孩子老人,还要给家里的其他鸡鸭鹅准备吃食,也不轻松。
不过二娘也好奇猪圈那边是什么模样的,就喜欢站在水潭边上,往那边看。
正好今天小米跟她一起过来,看看娘亲,再看看面前的小溪,干脆拉了拉娘亲的胳膊。
“娘,我们在这边搭一座小桥呗,这样以后去猪圈多方便啊,不用从那边绕远路了。”
说着还顺手一指,可不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座小桥,也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呢。
而那猪圈就在水潭的正对面,这要是有一座桥,直线距离只有二三十米好吗
“搭桥”二娘点了点小米的眉心“这猪圈都还没盖好呢,又想着搭桥啊。”
小米瘪瘪嘴“这又不难,爹爹他们昨天不是才挖了两棵树吗这小溪也就五六尺宽,直接用几根竖树干也能搭一座木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