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信了。
嫁人的那一日,天还没亮,林氏哄着小张嫣起床,她把女儿抱到公主那儿,看着公主给小张嫣梳头。她是小妇,又是舞姬出身,她福薄,连给女儿梳头的资格都没有。
林氏头一回生出怨恨之心,她也想有一个好出身啊。
小女孩还没有睡醒,半眯着眼“姨娘,我困呐”
林氏眼眶红了,压抑着哭腔“等会儿上了马车,嫣儿可以睡一会儿。你父亲带你出去玩耍,你不是盼了好久吗”
“是哦,我想要出去玩。”小张嫣点点头,快活起来了。
这是林氏最后一次见到女儿的情景。
再后来,小皇后被萧靖教着写小作文,能写段落了。她写信回家里,说最近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小孩年岁不大,但也有点报喜不报忧的心思,伤心的事情从来不写。
宫里的杏仁酥很好吃,杏仁煮羊奶也很好喝。舅舅今天给我带了一筐甜杏,许我每天吃两个,果肉是甜的,说吃完可以把核砸着吃。我把核都留着,砸了一碗就送回去给你们
小孩的信里都是一片喜悦之情,鲁元公主看了就笑。她握在手里的竹简,
就喊林氏来伺候,林氏不识字,全赖公主在说,才能明白女儿写了什么。
每次收到宫中的来信,是林氏最高兴的时候了。
甭管陛下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偏好,反正她的女儿还好好活着。
活着就行了。
小皇后写了好多次书信回家,可是每次都是鲁元公主在回信,意思也很简洁,说家里很好,勿要挂念。小女孩有些伤心,怎么她的姨娘不给她写信呢也不给她捎话呢
“因为你姨娘不识字嘛。”萧靖一阵见血。
“那姨娘为什么不学呢”小皇后能写一千个字了,她觉得识字不难。
“这,这你长大就懂了。”
萧靖挠了挠头,他觉得妻妾之间的事情是很难解释的。鲁元公主让妾室们吃饱穿暖,很少责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学习识字在这个年代还是很奢侈的事情,一个小妾跟主母说我要认字
你咋想那么美呢
这个道理,也是张嫣成人之后,才渐渐明白过来的。她也不管姨娘看不看得到,反正她把东西送回去了,心里就踏实。逢年过节送往公主府的礼物,她都会多备一份,规格上差了好几个级别。
那是她给姨娘的。
有绸缎料子、毛线、还有一些女人常用的药材,吃了能滋补身体的。鲁元公主是个敞亮人,看过单子就让人一分不差地拿去给林氏。
林氏的脸上长了细纹,容色减了几分,已经不得驸马的宠爱。可是她有个皇后女儿,让她在公主府里活得还算体面。
皇后娘娘给公主送的礼物有金银珠宝,给她这个亲娘送的只有些不太值钱的衣服布料。有些嘴碎爱挑事的婆子讽刺林氏不中用,生了个娘娘又怎么样,娘娘也不认她当妈。
这话说得很诛心了。
林氏的心里也酸酸的,但是她不介意,觉得女儿像她一样聪明。她没有儿子,男人也不过来了,要金银珠宝来打扮给谁看呢
太值钱的东西,放在屋子里反而惹贼,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偷了。还不如穿得暖和舒服,来得实惠。
娘娘给她的毛线和料子,她都正好能用上,她学会了打毛线,会织毛衣了。
等闲下来的时候,公主会寻她唠磕两句打打毛线,两人因为都生了张
敖的孩子,却没有竞争关系,也有点共同语言,倒头来不像是主仆,却有点朋友的意味。
林氏不说给张敖织毛衣,却说给世子爷织毛衣,她这是主动把自己放在嬷嬷奴婢的地位上去,给家里的少爷做针线活。她的针脚绵密,让公主看了也满意极了。
林氏的手上织着,心里却惦记着宫里的女儿,她遗憾的是,女儿从来没有穿过她织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