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襄阳
大晋的军队刚驻扎下来,四周都是平坦的荒野,从军事上来讲,的确是适合建营的好地方。但是这没遮没挡的地势,让呼啸而来的寒风直吹到每个人的脸上。
贾充缩在马车里,都觉得冷得入骨。
小老头裹紧自己的羊毛围巾,头上戴着厚厚的貂皮帽子,手上捧着一个小小的铜手炉。周边都是他的卫军,日夜安排有人巡逻,确保贾充能安全地苟到班师回朝。
这位不仅是大都督,还是陛下的亲家
太子妃娘娘都怀孕了,这个紧要关头贾充可不能死。
要是小外孙一出生就把老爷子给克死了,那算是谁的过错
贾充想念家里暖暖的火炕,想念泼辣的柔柔,想念他的几个女儿嗯,太子那个臭小子,他就不想惦记了。
但不得不说,太子送来的东西还是挺管用的。
不多时,就有手下把帐篷给搭建起来。围在最里头的是一座大帐,那是给贾充的,其余的是将军们和大臣歇息落脚的地方,最外头就是那群小兵们的。
帐篷里有人烧起炭炉,虽然比不上温暖如夏的火炕,但比在马车里受冻要强多了。副将刘璠扶着贾充下车,年轻人一招手,招呼着众人把大都督的吃穿用品也搬进去大帐里。
人人都知道,贾充带了一大车行礼上路。
但他年岁最老,地位也比较高,将士们看了两眼之后,都表示理解。
老头子惜命,听说身体不算太好,是长期要吃药的。不是谁都像廉颇那样,一把年纪还能吃一斗米十斤肉的。
贾充每顿饭吃一碗炒面粉,就饱了。
帐篷里有小炉子烧着,上面的茶炉煮的是热水,正冲得一股水汽冒出来。刘璠从行礼里拿出两个大碗,从贾充带过来的面粉袋子里舀了几勺倒在其中一个,另一个则多加了三倍的分量。
煮过的开水往碗里一冲,一碗简单快捷的炒面粉就算好了。贾充把太子给的一个坛子给开了,从里面倒出捣碎炒香的核桃仁和芝麻,还刻意多给刘璠加了几勺。
小老头的表情十分慈爱“璠哥儿能吃是福,多吃点,别省东西,不够就再吃。”
贾充看见二女婿好胃口,就放心多了。年轻人吃多点有力气,不能做软脚虾,能打能砍的最好。
他还想让女婿来保护他呢。
事关生命安全,贾充从来不吝啬这么一点东西。
刘璠还挺感动的,笑着道“嘻嘻,都说丈人这里的好东西多,还望丈人不要嫌我烦。”
“不烦不烦,二姐儿嫁予你,便成了一家人。我就算是这把老骨头舍了,都得护着你。”
贾充最会说场面话,说两句好话又不用钱,只是动一动嘴皮子的功夫。没心眼的刘璠根本不是老狐狸的对手,顿时感动得要死,被哄得愿意为老丈人肝脑涂地。
“丈人,我一定会护着你平安回去洛阳的”
“啊,璠哥儿真是好孩子啊”
没一会儿,就有负责饭食的伙头军兵做好了烤肉,端到贾充的大帐里。说是烤肉,其实就是肉干,打仗是不可能做好鲜肉的,有那种风干了许久的肉干,撒大量盐腌上,等吃的时候再在火上烤一烤。
这是将军级别以上的,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上有四五十岁资历深厚的老将,刘璠算是副手,还没混到那个级别。
他是没烤肉吃的。
贾充倒是有这么一份肉,他人老咬不动,嫌不好吃,都指着让刘璠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