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没了工作,一个月稳稳的三块没了,可不能歇着啊。
之前没找到工作的时候,就接散活,糊纸盒子、串珠子之类的。
糊一个盒子一厘,一百个才一毛钱,一下来,能挣个几毛钱。
这活不是每都有,能接来干完了,挣个块八毛的,补贴家用。
“哦哦。”郭悦悦随口应了两声,不在焉地搓着衣服,盘算着怎么开口。
这件事肯定不好跟她奶打听,正好她奶不在家
她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着问“妈,你之前说,我有个小姑嫁乡下了,为啥啊”
“为啥她傻呗”罗爱英的答案是郭悦悦万万没想到的。
她“啊”了一声,说“不是说知青下乡吗”
这两年下乡知青在陆陆续续返城,是一直到前两年,有知青被安排下乡。
早几年最严格的时候,到了年龄,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在城里,为了不让孩子下乡,大家各显神通。
舍得钱的,自己是工人的,就自个工作给孩子,这样工龄得重新算,岗位不一定是原来的,工资肯定是大大减少,有了工作,就可以不下乡了。
可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好几个孩子,就算父母都有正经工作,才两个,总有孩子得下乡。
有的就闺女嫁给工人,人怎么样暂时没空寻摸了,先结婚再说。
这样盲目嫁娶,造成了许多怨偶,是没办法的事。
有些狠的,对自己下得手的话,生病、受伤,一般假的会被拆穿,只能来真的。
小病小伤不,得病到起不来身,伤到干不了活。
这酿成了一些悲剧,郭悦悦长在这个时候,小时候住家属院,见的多了。
那会她小,担过自己长大了要下乡怎么办幸好她没长大,这个政策已经取消了。
所以郭悦悦对此挺了解的,她知道小姑姑是知青下乡了,可她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嫁个乡下人,她小姑姑长得那么好看。
罗爱英用力搓着衣服,一边搓一边说道“要不怎么说她傻呢,你小姑姑呀,打小就长得俊,家属院出了名的美人。我跟你爸在处对象的那会,就见过男娃子一个接一个的追她,堵在咱家楼下面等着。”
郭悦悦听得脸红神往,她长得算好看,班里一些男生对她态度都更温和。
可是扪自问,凭小姑姑那张照片,比她好看几倍。
“后来呢”郭悦悦忍不住问。
罗爱英继续道“后来,她高中念完了,没有大学推荐名额,得下乡,你爷爷奶奶不想让她,想让她找个对象嫁了。”
她停下作,似乎在回忆当时的场景“那会,你爸有个学,了不得,他爸是厂里的副厂长,他妈是个什么领导,舅舅是革委会的头头,家里牛的呀他来你家找你爸,一眼就瞧中你小姑了。”
副厂长领导革委会
郭悦悦痛疾首“那我小姑咋没答应啊”
这么好的条件,差一点她是干子弟了。
“嫌人家丑呗。”罗爱英说“那个男的比你小姑姑矮一点,长得不成。”
其实是长得丑,矮黑胖,一个有她小姑子两个宽,眼睛本来就小,脸上肉一挤,差点看不到了,下巴上长了个大痦子。
“不过男人嘛,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关键是得有本事。”
罗爱英说“你小姑就是傻,她当时要是嫁给那个姓冯的,吃香喝辣,不知道多享福。”
郭悦悦“”
以她妈的性格,她都说丑,那得有多丑啊